江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朱志武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江都先后创建成国家级 又在创建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绿化工程公司在全 国名气较大,园艺
花木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蔬菜标准 截止2011年底,共制定扬州市级农 业的年产值 由几个亿上升到去年的近
化示范区、国家级园艺标准化示范区、 业地方标准 20项,扬州市级农业标准 百亿,花木园艺成为江都的第一大特
全 国绿色食品原料 (水稻 )标准化生 化示范区 10个,江苏省级农业地方标 色主导产业。水产业上,由于省级罗
产基地和江苏省级罗氏沼虾无公害生 准 15个,江苏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氏沼虾标准化示范区的建成,2009年
产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省级扬州酱用 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 江都又制定 了DB32T/1229—2009罗
蔬菜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业标 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走上特 氏沼虾苗人工繁殖技术规程,2011年
准化建设促进江都农业加快走上规模 色化、规模化和区域化之路。江都的 全省罗氏沼虾苗紧缺的情况下,吴堡
农业、高效农业及现代农业之路。 农业标准化建设经历了由点到面、从 一 个繁苗场一个月纯收入 500多万元,
小到大、单一到全面的发展过程。蔬 罗区沼虾养殖繁殖成为江都水乡的特
农业标准化建设成 绩显著
菜生产上先是从苦瓜、小萝 1-开始实 色主导产业 。畜牧业上全面推广了标
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业走上可 行标准化生产,经历建设市级、省级、 准化生态健康养殖 ,从猪场牛栏到投
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江都的农业标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这期 入品供应到疫病防控到屠宰上市全程
准化建设开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叶, 间还建成 了国家级蔬菜生产标准园, 实行标准化生产。 江都的农业标准化
首先是从扬州市级 5个花木地方标准 江都的蔬菜生产面积从 8万亩各家各 建设已扩大到农资连琐经营和农机跨
制定开始,然后建设6个扬州市级花 户种植发展到 以规模种植为主的20 区作业服务业的标准化上,使江都农
木、蔬菜、稻麦标准化示范区,本世 万亩,形成了吴小武蔬菜产业带,已 资经营绝大部分被连琐公司占领市场,
纪初就发展到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 成为全省高效设施农业规模较大的区 农机跨区作业收入达亿元,农业标准
建设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并且 由种植 (县 ),扬州市蔬菜面积最大,成为扬 化建设正在向植保社会化服务标准化
业向养殖业发展,先是在塘头村制定 州市菜篮子的重要保障,蔬菜生产由 方向发展,使江都的为农服务业实现
了加工型苦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 此成为江都的特色主导产业。花木生 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江都率先
苦瓜茶的省级地方标准,接着在吴堡 产上从龙柏、蜀桧标准制定开始,经 迈 向农业现代化。
实施了江苏省无公害罗氏沼虾标准化 历建设国家级万亩绿化苗木标准化生 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农产品生产
生产示范区,2005年就开始在仙女镇 产示范区,制定 了大叶女桢、桂花、 走上量质齐升之路。江都农业生产首
建设国家级花木标准化示范区,2008 紫薇、竹子、琼花等系列区域特色绿 先是确保粮食安全,其次是确保农产
年在小纪、吴桥、武坚建设国家级蔬 化苗木江苏省级农业地方标准,还制 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上重点开展了
菜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就在全市范 定了扬派盆景特色的微型盆景省级地 大规模的标准粮田建设,通过农业综
围内建设国家级园艺标准化示范区, 方标准,江都的花木生产面积从 10万 合开发,高产标准粮田占比由本世纪
建设规模为20万亩花木、20万亩蔬菜、 亩扩大到2O万亩,形成丁大仙花木产 初的50%上升到 目前 的60%,通过
2万亩果树,2010年底顺利通过国家 业带,大桥浦头郭村银杏产业带,江 推广农业机械化特别是机插秧和植保
标准化委员会组织的验收。今年开始 都的园艺业迅猛发展,园林工程公司、 社会化服务,来大规模提高农 民科学
{
3Ol江苏农村经济
万方数据
i
5 E
种 田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 农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