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案财政法规第一章第一节.doc

发布:2017-01-11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课堂导入 (一)课程特点 1.内容变化 共四个章节,认真参考2012最新考试大纲。 2.内容较细,较杂 要全面学习,辅助特别记忆(一些细枝末节)。 3.内容相对枯燥 学会归纳总结,摸索规律;联系实际,增加兴趣。 (二)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判断题 4、简答题 5、案例分析: (三)学习方法—“会听+会学+会练+会看” 1、全面+重点(考试大纲) 2、教材+练习(章节、综合练习) 3、理解(案例)+记忆(口诀) 4、功夫在课外(预习+复习) 二、教学内容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的产生、内涵、本质、基本职能、表现 会计是一项工作(活动):运用货币这一形式,通过记帐、算帐、报帐、用帐等手段,从而分析、反映、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效果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人员,是岗位:指会计工作岗位,指担任会计工作的财会人员。如:出纳、会计、财务科长等。 2、会计法的产生、含义 3、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内容 从教材里找出有“《》”(书名号)的与“会计法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 会计法律 (1)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2) 【典型代表】 《会计法》 《注册会计师法》 (3) 会计法 制定时间:1985年1月21日通过,1993年12月29日修订,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 现行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修订共七章52条 地位: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知道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立法宗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主要内容:《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 适用范围:《会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适用范围:实行独立核算、办理会计事务的单位;主管机关及其有关机关。 (财政、税务、审计和业务主管) (4).《注册会计师法》: 【历史进程】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以弟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立法宗旨】: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签证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要内容】: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与注册、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问题,以及与注册会计师有关的法律责任。 2、会计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规定》名称出现。 (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注意】国务院—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2)会计行政法规制定的依据:《会计法》 (3)典型代表:《总会计师条例》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总会计师条例》 :1990年12月31日发布并实施 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成员,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介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负责。 专业任职资格:必须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000年6月21日颁布;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条例规定: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政部制定): 通常以《办法》、《制度》、《规范》、《准则》名称出现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2)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