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7.ppt

发布:2016-11-28约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试从 “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分) 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革以寻求摆脱危机,出现美、德等不同的道路…(7分) 四、二战后的世界 (一)二战后初期(20C50~60’) 政 治(两极格局) 经 济 资义阵营 社义阵营 A、①形成两极格局(冷战) (美:杜\马\北 苏:工\经\华) ②两极格局下世界的紧张与动荡 a、德国分裂和柏林墙修建(1949\1961) b、古巴导弹危机(1962) c、朝鲜半岛分裂和朝鲜战争(1948\1950) d、越南战争(1955~1973) ③冷战的特点 B、西方资义世界相对稳定:完善福利制度,缓和社会矛盾 C、苏联社义阵营: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 D、亚非拉民解运动,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崛起(1961年不结盟运动) A、美:①经济霸主 ②建立以美为中心的资义经济体系 **布~体系(国际货币~、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③经济迅速发展(原因) B、西欧\\日本: ①经济恢复发展(原因) ②欲摆脱美国控制 ①高度~制 ②赫~改革 ③中国: **恢复发展经济(一五计划和社义改造) **独立自主全面建设社义(挫折中发展) 材料 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阅读材料二,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6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围绕货币…… 示例一: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2分)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2分),加速了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西欧封建王国的衰落和以英国、荷兰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 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5分)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5分) 示例二:货币的演变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解读同上,赋分围绕主题,有所侧重。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前4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1罗马磅,其余铜钱则为1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2个达拉克姆。公元前269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10个铜币。 ——《世界经济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8分) 都有官府铸币; 材质都是贵金属; 都规定了货币的重量和单位; 规定了货币的不同种类。 材料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图14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的行名和面值为主题。 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元、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12分) (3)提取历史信息:人民当家做主、民族团结、工业建设成就、苏联援助。(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进行历史阐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