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闽台学术交流研讨会-闽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比较研究.ppt

发布:2018-05-19约2.0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 要 内 容;;;(一)深厚的五缘优势 (二)高等教育交流频繁 (三)高等教育资源的互补性 (四)台湾教育资源向福建开放 (五)协同发展、共创双赢;三、加快两岸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思考 ; 近年来,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有利的大环境下,闽台两岸高等教育应以扩大学术交流和教师互访为平台,以加强科研创新和课题联合攻关为动力,以建立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开展两岸大学生交流互动为载体,以推广台湾职业特色教育经验为突破口,以相互招收培养对方学生为主要内容,形成两岸高等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新格局。 1.进一步拓展闽台合作办学规模 2.全面推动两岸学分和学历的互认 3.推动福建省学生赴台学习 4.扩大台湾学生来闽学习的专业和领域 5.推动台资企业投资高等教育、联合办学 6.互派青年教师赴对方院校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和学位; 1.重点实验室共享。闽台之间实现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应加快推进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动植物和水文资源基础性科技资源的联网共享。两岸科技中介组织可针对特定研究议题,设立开发性实验室,邀请海峡两岸科技教育人士与学者赴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交换研究成果。 2.互派专家挂职锻炼。互派中青年专家到对方院校进行学习、培训、挂职锻炼,联合开展教育研究合作、考察交流、人才培养、课题攻关,合作实施人才培训计划等。 3.形成跨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联盟。建立科技项目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围绕闽台产业特色、教育资源和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闽台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联盟。 4.资助学生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与台资企业的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资助学生赴台学习的常态机制。; 1.加强教学科研协作项目合作。合作范围可以是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或是两岸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比较研究等。 2.发挥交流品牌的示范作用。在与台湾对??院校开展校际交流的框架下,采取“项目带动”战略,以加强教学科研的双向合作、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为主要内容,以学分互认推动学历互认为重点,扩大闽台高校和台资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规模,形成一批有示范辐射和推广价值的交流与合作品牌项目。 3.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建立“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聚集闽台高等教育界的院(校)长和优秀人才,共同致力于两岸高等教育办学的比较研究,推动和实施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1.搭建两岸大学生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两岸大学生联谊会,开展闽台学校校际交流、博士论坛、海峡青年论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为两岸大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搭建良好平台。 2.举办两岸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建立“海峡两岸高校交流促进会”,做好“两岸大学校长论坛”落地闽台两地的工作,为推动闽台高校交流与协作发挥重要作用。 3.举办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展览。通过举办海峡两岸教育发展历史与合作展览,让各界通过展会了解大陆与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比较优势、互补空间、合作前景等。 4.建设两岸合作实验园区。将福州和厦门作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实验区,赋予闽台部分高校合作办学的试点自主权。 5.联合创办学术刊物,作为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窗口。; 1.“校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是台资企业、福建高等院校、台湾高等院校三方合作办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2.院校合办的“双联学制”模式。台湾院校与福建院校合作,学习借鉴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3.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以企引教”模式。通过在闽的台商投资企业牵线搭桥,开展一系列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逐步实现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与产业转移的对接。 4.创新“两型”教师培养模式。发挥各自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建立合作培养“两型”教师的模式。 5.创建“空中教育”合作模式。实施“远程视听课堂”计划,主要采用电视教学、电台讲座、网上学习和网络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 当今世界是一个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作为文化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更是这股潮流中的主流,而教育国际化正是其直接的产物和体现。 今天,当人类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共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之时,两岸同胞在高等教育等领域更应该加强联系、频繁交流、密切合作、协同发展,共同培养能够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