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培训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T 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标准介绍 中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和分值分配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制定卓越绩效模式国家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起草,中国质量协会及获奖企业的代表参与标准起草 《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于2004年8月30日发布,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 主要项目及分值分布 过程管理(110) 创造价值的过程(70) 支持过程(40) 测量、分析与改进(100) 测量与分析(40)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30) 改进(30) 经营结果(400) 顾客和市场的结果(120) 财务结果(80) 资源结果(80) 过程有效性结果(70)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50) 领导(100) 组织的领导(60) 社会责任(40) 战略(80) 战略制定(40) 战略部署(40) 顾客与市场(90)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40)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50) 资源(120) 人力资源(40) 财务资源(10) 基础设施(20) 信息(20) 技术(20) 相关方关系(10) 十一项核心价值观 远见卓识的领导 顾客驱动的卓越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关注未来 1、远见卓识的领导 ◇确立组织的发展方向: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及较高的组织期望; ◇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方针、目标、体系和方法,指导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引导组织的长远发展; ◇调动、激励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鼓励员工为组织做出贡献,做到全员参与、改进、学习和创新; ◇强化组织道德规范,诚信自律,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个人魅力起到表率作用,形成领导的权威和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带领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2、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 ◇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绩效是由顾客和市场来评价的; ◇为顾客创造价值,让顾客满意,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增进顾客满意和忠诚; ◇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既要了解顾客今天的需求,也要预测顾客未来的需求; ◇尽可能做到零缺陷,对偶尔出现的失误要迅速、热情处理好,将顾客的不满意降到最低,并驱动改进和创新;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对顾客需求变化和满意度保持敏感性,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3、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组织要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方法,以持续改进,适应新的发展变化; ◇个人学习可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为员工发展带来新机会,是组织对员工成长的一种投资; ◇组织和个人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组织要将学习落实到部门、个人的工作之中。学习内容不仅限于技能和岗位培训,还应该包括意识教育、研究开发、顾客需求研究、最佳工作方法和标杆学习; ◇开展互相学习和经验交流,在组织内部做到知识共享(KMS); ◇强调学习的有效性,要能解决现存的问题。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在内部,要提高员工满意度:对员工的承诺和保障;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对优秀员工的认可;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在企业内部做到知识共享,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营造一个鼓励员工迎接挑战的环境; ◇在外部,与顾客、供应商、银行、社会团体等建立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则是:实现互利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实力和获利能力; ◇成功的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关系应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从制度和渠道上保证做到互相沟通,共同认识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求。 5、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电子商务的出现缩短了贸易距离和时间,时间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指标,时间的改进会推动组织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改进;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要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和产品、服务的生产周期,精简机构和简化工作程序,实施同步工程和业务流程再造(BPR); ◇为了满足全球市场、顾客多样化需求,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按规定办事”、“按标准生产”,还要有更多的灵活性; ◇培养掌握多种能力的员工更为重要,以便胜任工作岗位和任务变化的需要。 6、关注未来 ◇持续增长和市场领先地位能给利益相关方以长期信心; ◇要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分析和预测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顾客期望、新的机会、市场占有率、技术发展、新的顾客、法规要求、新的期望、竞争对手战略; ◇根据组织确定的战略目标,制定中长期、短期计划,并配置所需的资源,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了追求组织持续、稳定的发展,要重视与员工和供应商的同步发展(联盟与合作)。 7、管理创新 ◇创新是对产品、服务和过程的富有意义的变革,为组织带来新的绩效,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价值; ◇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