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二.判断下列观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注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是文字的一种。 3: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4: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注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注意: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精华。 8: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9: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注意: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才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注意: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13: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注意: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9、(2011高考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0、(2011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 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1、(2011高考福建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13、(2011高考广东卷3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2011高考江苏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1高考山东卷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