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第1,2章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 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 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 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 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处理原则: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8.及时性 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9.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 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 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第九条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2006) 某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如下: 1.因企业的本年盈利状况不佳,将应当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资产推迟至下年度计提。 2. 企业为提高本年度利润,对某项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 3.为改变企业业绩,将原来采用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4.为体现会计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与水平,采用外人并不熟悉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并非是必须使用的) 要求:分析该公司的上述行为是否违反了报表编制的原则? 五、制约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基本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 与解释公告 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财务报告目标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具体准则 一般业务准则 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 报告准则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应用指南 准则解释 会计科目及主要帐务处理 第三层次 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 国家法律 (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 行政法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 部门规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 自发性规则 (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 财务报表分析 刘 天 /v_show/id_XNjk5NzI0NDgw.html?from=s1.8-1-1.2 /v_show/id_XMTU0NzU0NjIw.html?from=s1.8-1-1.2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一、为何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1.发展及演变: 起源:信用分析 发展:投资分析 内部分析 外部使用 内部使用 一、为何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2.用途 ——投资者投资决策 ——债权人信贷决策 ——管理者经营决策 ——评价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二、财务报表分析什么? 不同主体的分析侧重点不同: 所有者:中小股东 VS 大股东 债权人:短期债权人 VS 长期债权人 管理者:全方位经营管理状况 政府:资金使用情况、监管 供应商:短期或长期偿债能力 ……. 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三、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1.方法 结构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项目质量分析法 三、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2.框架 财务状况质量 资产质量 资本结构质量 利润质量 现金流量质量 三、如何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3.路径 背景分析——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状况、经营活动及策略、竞争环境、竞争优势、政策法规 会计分析——审计报告类型及措辞 财务分析——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现金流量质量 战略实施与管理质量透视 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1.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略有区别。一般地说,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而财务报告除了“主表”之外,主要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等。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