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_主题班会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同学们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同学们从小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理念:本节班会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由师生共同设计完成。 活动方法:1.学生自己主持、演唱、朗诵等。 2.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里 “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 活动流程:1.演讲《什么是感恩》 2.讲述《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 3.讲述 故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4.讲述《苹果树的故事》 配乐《牵手》 5.讨论与畅谈“我与父母”的故事 6.看图片 理解感恩 ,放弃无知和冷漠 7.讲述孝的故事 8.我们如何尽孝 9.全班诵读“新三字经” 10.看图片理解发愤图强、努力成才,放弃抱怨、放弃软弱 11.结语 12.让我们共同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什么是感恩 讲到感恩,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的感恩节。其实,感恩并非西方的专利。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早在《西厢记》、《三国演义》里就有“知恩图报”“感恩图报”的记载,可见感恩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现代社会转型,一些成人经济利益膨胀,学业竞争激烈,人们似乎淡漠了感恩。如今我们重提这个字眼,其实是在呼唤人性与良知的回归。学会感恩是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上好的一课。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接受着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或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然而,对于诸多的“恩赐”,许多人熟视无睹,丝毫没有感恩意识。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是理所当然。感恩是生命中最大的智慧,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念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幸福、成功和喜悦。每天我们都要提醒自己,我们内在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或死去的人的劳动基础上。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像我们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做出同样的贡献。让我们行动起来,感恩社会,在付出中感悟责任;感恩父母,在分担中学会独立。只有感恩,才会让我们更接近幸福。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当我认识父亲却没有了解他的时候,一位外籍教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艘横渡大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当父亲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儿子吃时,船却突然剧烈摇晃,刀子在父亲摔倒时插进了他的胸部。 父亲慢慢站起来,在儿子不注意时用拇指揩去刀锋上的血。以后的三天,父亲照常照顾儿子,带他吹海风,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但儿子未曾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前一分钟衰弱,他看向海平线的目光是如此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儿子身旁,对儿子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告诉她,我爱她。”说完,在儿子的额上深深地留下一个吻。 船到美国了,儿子在人潮中认出了妈妈,大喊:“妈妈!妈妈!”就在此时,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流如注。 医生检查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子精确地插进了父亲的心脏,但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发觉。 这是医学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要以死者的名字命名。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先生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到现在为止,你在想些什么,你又会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现在知道如何做才算是尽孝了吗?但是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好象并不需要我们这样做,那么我们又怎么做才算是孝顺呢? 1.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2.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3.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