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检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 教学对象: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检验专业学生 实验课时:8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实验课 课程要求:必修 每组人数:2人 实 验 目 的与要求 掌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熟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菌落特征、生化反应及血清学反应的原理及结果判断 了解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的意义 概述 肠道致病菌 临床表现:主要引起腹泻、呕吐 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食品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 对食品卫生监督,作为肠道致病菌的常规检测指标 实验内容 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 SS平板 革兰染色 生化反应 克氏双糖铁(KIA)/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等 血清学鉴定 结果报告 一、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 SS平板 分离肠道致病菌的强选择培养基 SS平板组成 基础培养基 + 乳糖 + 抑制剂(胆盐、枸橼酸钠、0.1%煌绿水溶液) + 指示剂(中性红) SS平板上肠道细菌的生长现象 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菌落无色或淡黄色 肠道非致病菌:分解乳糖产酸,菌落呈红色 一、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 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SS琼脂平板,于37℃培养18~24h,观察菌落特征 肠道致病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无色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菌落 宋内志贺菌 迟缓发酵乳糖,常形成边缘不整齐、粗糙型菌落,菌落有时呈玫瑰红色 二、革兰染色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革兰阴性杆菌 三、生化反应 取可疑菌落接种双糖铁等生化反应培养基 接种方法 KIA:先下层穿刺,后上层斜面划线 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培养 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双糖铁培养基(KIA) KIA组成 基础培养基+乳糖+葡萄糖+FeSO4+酚红 观察指标 可用于观察:乳糖发酵、葡萄糖发酵、H2S生成 KIA上肠道细菌的生长现象 能分解葡萄糖的,则使培养基底层变黄 能分解乳糖的,则使斜面变黄 能分解糖类产生气体的,可使培养基内出现气泡 若有H2S生成,产生的H2S与FeSO4生成黑色化合物,使培养基显示黑色 双糖铁培养基结果观察 沙门氏菌:乳糖-,葡萄糖+,产气+/-,H2S+/- 志贺氏菌:乳糖-,葡萄糖+,产气-,H2S- 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 组成 基础培养基+葡萄糖+指示剂(溴甲酚紫) 观察指标 可用于观察:葡萄糖发酵、动力 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上肠道细菌的生长现象 能分解葡萄糖的,则使培养基变黄 有动力的: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 无动力的:沿穿刺线生长 葡萄糖半固体培养基结果观察 沙门氏菌:葡萄糖+,动力+(试管1) 志贺氏菌:葡萄糖+,动力- (试管2) 四、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 生化反应符合沙门氏菌者 沙门氏菌A~F组多价O诊断血清检查 再分别用沙门氏菌单价因子O诊断血清定群 最后选用相应的沙门氏菌型因子H诊断血清定型 每一待检菌均需作生理盐水对照 四、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 生化反应符合志贺氏菌者: 先用志贺氏菌四种多价诊断血清检查 待检菌出现凝集者;再分别用A、B、C、D群的单价诊断血清做凝集试验定群 最后依次选用型因子诊断血清做凝集试验定型 五、结果报告 凡血清学鉴定与生化反应均符合沙门氏菌者 报告:×××食品检出沙门氏菌 反之则报告:未检出沙门氏菌 凡血清学鉴定与生化反应均符合志贺氏菌者, 报告:×××食品检出志贺氏菌 反之则报告:未检出志贺氏菌 总目录 上页 退出 下页 返回 退出 总目录 下页 退出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标本采集 增菌培养 肠道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 革兰染色 生化反应 取可疑菌落 血清学鉴定 食品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的基本程序 发酵乳糖菌落 (大肠杆菌菌落) 不发酵乳糖菌落 (肠道致病菌菌落) SS培养基 标准管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O多价血清凝集试验 左为阳性 右为阴性对照 3/3 血清学试验结果 * 总目录 上页 退出 下页 返回 退出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