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09约6.1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小商贩准备用元钱在一批发市场购买甲、乙两种小商品,甲每件进价元,乙每件进价元,甲商品每卖出去件可赚元,乙商品每卖出去件可赚元.该商贩若想获取最大收益,则购买甲、乙两种商品的件数应分别为()

A.甲件,乙件 B.甲件,乙件 C.甲件,乙件 D.甲件,乙件

2.若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12,则实数的值为()

A.-2 B.-3 C.2 D.3

3.已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根,,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某人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无理数的值,做法如下: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作轴的垂线与曲线相交于点,过作轴的垂线与轴相交于点(如图),然后向矩形内投入粒豆子,并统计出这些豆子在曲线上方的有粒,则无理数的估计值是()

A. B. C. D.

5.已知函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且,则的最小值为()

A. B.0 C. D.

6.己知集合,,则()

A. B. C. D.?

7.已知,,,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8.定义,已知函数,,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A. B. C. D.

9.已知,,,是球的球面上四个不同的点,若,且平面平面,则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10.函数在上单调递减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

11.若为虚数单位,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图中复平面内点表示复数,则表示复数的点是()

A.E B.F C.G D.H

12.已知双曲线(,),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圆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则_________.

14.春天即将来临,某学校开展以“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为主题的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已知某种盆栽植物每株成活的概率为,各株是否成活相互独立.该学校的某班随机领养了此种盆栽植物10株,设为其中成活的株数,若的方差,,则________.

15.已知F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过F作C的渐近线的垂线FD,D为垂足,且(O为坐标原点),则C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6.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为棱的中点.

(1)面出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平面,标出该平面与正方体各个面的交线(不必说明画法及理由);

(2)求与该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8.(12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l)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9.(12分)如图,在正四棱锥中,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且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锐二面角的大小.

20.(12分)某公司为了鼓励运动提高所有用户的身体素质,特推出一款运动计步数的软件,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每天累计的步数瓜分红包,大大增加了用户走步的积极性,所以该软件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该公司为了研究“日平均走步数和性别是否有关”,统计了2019年1月份所有用户的日平均步数,规定日平均步数不少于8000的为“运动达人”,步数在8000以下的为“非运动达人”,采用按性别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了100个用户,得到如下列联表:

运动达人

非运动达人

总计

35

60

26

总计

100

(1)(i)将列联表补充完整;

(ii)据此列联表判断,能否有的把握认为“日平均走步数和性别是否有关”?

(2)将频率视作概率,从该公司的所有人“运动达人”中任意抽取3个用户,求抽取的用户中女用户人数的分布列及期望.

附:

21.(12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公差,等比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

22.(10分)设函数.

(1)当时,解不等式;

(2)若的解集为,,求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由题意列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数形结合即可解决.

【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