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高中苏教版高一必修课文.docx
滕王阁序高中苏教版高一必修课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苏教版高一必修课文《滕王阁序》。本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以雄浑的气势、华丽的辞藻、精湛的技巧,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豪放不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的掌握。
难点: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以滕王阁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滕王阁的来历和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式及时查阅字典,做好笔记。
3.讲解: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
4.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手法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5.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文章的理解。
7.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滕王阁序
背景:滕王阁的历史地位和来历
结构:起承转合
手法:赋、比、兴
意境:壮丽、豪放
七、作业设计
(1)滕王阁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
(1)滕王阁: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2)落霞与孤鹜齐飞:形容滕王阁景色壮丽,天空中的晚霞和孤独的鸟儿一起飞翔。
(3)秋水共长天一色:形容滕王阁附近的湖泊水面与天空颜色相同,一片蔚蓝。
2.题目:请概括课文中的意境特点。
答案:课文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意境特点是壮丽、豪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滕王阁序》,使学生了解了滕王阁的历史地位和来历,掌握了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通过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
1.让学生了解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2.组织学生参观滕王阁,感受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
3.开展古代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
1.课文《滕王阁序》的理解和背诵
2.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的掌握
3.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课文《滕王阁序》的理解和背诵
1.解读课文: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起承转合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和脉络。
3.背诵课文:引导学生逐句背诵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节奏的掌握。
4.默写课文:定期进行课文默写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二、重要词语、典故和句式的掌握
1.词语: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意境和象征意义,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2.典故:例如滕王阁的历史背景和与文章的关联,需要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到解题中。
3.句式:例如骈文的特殊句式,如对仗、排比等,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正确运用。
三、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1.情感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滕王阁的赞美、对豪放生活的向往等。
2.联系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自己置身于滕王阁的场景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语调的起伏和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避免讲解过快或过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
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机提问。
4.情景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媒体资源,创造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调整,难易程度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
2.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