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1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一轮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A.15世纪以来??B.16世纪以来??? C.18世纪以来???D.19世纪以来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以下3题。
2.上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3.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4.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2题。
5.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 B.②③
C.①④D.②④
6.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 B.②③
C.①③D.①④
7.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
B.发达国家大量投资发展的能量密集型农业
C.我国南方稻田养鱼、养蛙的农田生态结构
D.山区利用立体气候发展农林牧副立体农业
8.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使用再生纸 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③自备蓝子或布袋购物 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人地关系极不协调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C.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进步,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系统和科学
10.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并未恶化
?B.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一些科学的萌芽
?C.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D.大规模的耕地灌溉使生态系统更稳定
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以下2题。
地区 超载起止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1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 B. C. D.
1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 B. C. D.
二、填空题
13.1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2.C3.B 4.A
5.A
6.C
7.【答案】 B
【解析】 能量密集农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8.D
【解析】 题目中四个选项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9.10.11.B 12.C
13.
14.【答案】 (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