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项选择题
2008年8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循环经济草案”作为审议内容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游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1~2题。
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3.世界各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优方式应为( )
A.以掩埋为主 B.以焚烧为主
C.将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和综合处理 D.用巨轮运到大洋中投入深海
4.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禁止砍伐本国林木,本国所需木材、纸张均从国外进口,这样做的原因是( )
A.本国林木覆盖率极低,林木奇缺 B.国际市场上林木等原材料价格极低
C.有利于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 D.本国气候较冷,木材的生长周期很长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两条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读图,回答5~6题。
5.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湖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6.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资源 B.技术 C.水源 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从2005年5月起,安阳湖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滑县锦华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66家企业必须在两个月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一年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逾期不能实现清洁生产的企业,将被取缔。根据材料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生产尽可能多用有毒、有害原材料B清洁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从原材料进厂至产品出厂
C.清洁生产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用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
D.水泥厂清洁生产过程就是从原料进炉到产品出厂
8.下列关于清洁生产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小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②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③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理过程,皆尽可能地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 ④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关于我国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已经得到控制 ②环境污染虽急剧向农村蔓延,但总体上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③人口过多和经济快速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完成10~12题。
10.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11.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12~13题。
12.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时期
13.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4.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放虎归山,与狼共舞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围湖围到湖中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0年12月11日凌晨通过《坎昆协议》。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到2010年坎昆大会议,围绕历次大会议题所引发的争议都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16.下列几种观点,其中最合理的是( )
A.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B.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再发展经济
C.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 D.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7.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严格限制私家车的发展 B.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C.扩大湿地面积 D.广泛植树造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