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柠檬酸黑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_李常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0 卷 第 12 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ol.30 No.12
2009 年 12 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09
产柠檬酸黑曲霉高产菌株的筛选
李常健,潘 宏
(湖南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以从湖南科技学院周围菜园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黑曲霉作为出发菌株,并初步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利用透明圈
法进行初步筛选,以产酸能力的强弱作为复筛指标,筛选到了一株高产柠檬酸的优势菌株。在复筛的过程中,采用单因子试
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进行确定。
关键词:黑曲霉;筛选;产酸率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09)12-0026-04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是目前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重要有 1.2.3 黑曲霉的初筛
机酸之一。产柠檬酸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酵母,黑曲 将分离纯化所得的黑曲霉(菌落丰厚边缘整齐、生长旺
霉是迄今为止产柠檬酸最佳的微生物之一。本次实验的目的 盛的单菌落)连续划线接种到初筛培养基平板上,在 35℃
是从土壤中筛选柠檬酸的黑曲霉高产菌株,并对其培养基的 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3-4d 后,发现菌落周围有黄色的变色圈
配置及最佳产酸条件进行探索,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其 (溴甲酚绿指示剂遇酸会产生颜色反应)。快速测定菌落及
筛选工艺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周围变色圈直径的大小,选择生长较快、变色圈与菌落直径
之比相对较大者作为初筛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2.4 黑曲霉的复筛
1.1 实验材料 将初筛到的黑曲霉(变色圈明显)配制成菌悬液接种到
1.1.1 出发菌种 查氏培养基中,发酵 3-5d ,用纸层析法测定柠檬酸的纯度(温
从湖南科技学院周围菜园土壤中分离获得。 度 24-26 ℃,上行 2-3h ,显色剂为 0.04%的溴甲酚蓝溶液,
1.1.2 培养基 点 样 10 微 升 , 层 析 纸 ( 新 华 一 号 滤 纸 ), 标 准 液
参见文献 1。 (0.2mol/LC H 0 和草酸),然后用 0.1429mol/L 的 NaOH 溶
6 8 7
1.2 实验方法 液滴定 10mL 的发酵液,记录各自消耗 NaOH 的 体积和计
1.2.1 黑曲霉筛选的流程 算产酸率。采用单因子法测定复筛培养基成分:用麸皮:甘
土壤配制成菌悬液 涂布分离 恒温培养 蔗渣、麦杆和玉米粉去替代原发酵液中的蔗糖,而其它成分
多次重复分离纯化的操作 (保证分离到的菌株是所需目的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