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太阳小肠经6幻灯片.ppt

发布:2016-12-12约4.71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手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临床应用----落枕、面神经麻痹、麦粒肿、面肌抽搐、偏头痛、急性荨麻疹、足跟痛、急性腰扭伤 【实用小技巧】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阳谷(SI 5) [属性]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尺侧端,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痛证五官证热证神志病 [操作]直刺0.3~0.5寸 ★养老(SI 6) [属性]郄穴 [定位]掌心对胸,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处 [主治]1目视不明2痛症(肩背肘臂痛,落枕)3急性腰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甲乙经》:肩痛欲折,养老主之。 《铜人》:治目视不明。 《图翼》:张仲文传灸治仙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艰难,及筋挛,脚痹不可屈伸。 两个“不老穴”----阳谷穴和养老穴。经常按摩这两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协调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力。老年人常见的肩臂酸痛、视力减退、腰腿痛等,均可通过按摩这两穴治疗。 现多用于急性腰扭伤,落枕,眼球充血,视力减退,半身不遂等 ★肩贞(SI 9) [定位]肩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 瘰疬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不宜向胸部深刺,遇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5.操作要点 听宫张口直刺。 肩贞、臑俞不宜向胸侧深刺; 秉风、曲垣宣向锁骨上窝上方刺,不宜向胸部深刺; 肩外俞、肩中俞慎勿深刺,以免损伤肺脏,引起气胸; 前谷、后溪、腕骨、阳谷、颧髎、听宫均不宜用直接灸,因直接灸易起灸疮,会影响面部美观和关节活动。 腕骨 WanGu SI4 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头面疾(目翳)热病(黄疸,疟疾等)局部痛(指挛腕痛,头项强痛等) 应用:配太冲、阳陵泉治疗黄疸,胁痛,胆囊炎;配足三里、三阴交主治消渴。 操作:直刺0.3~0.5寸。 备考:原穴。 支正 Zhīzhèng SI7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取法:腕背横纹上5寸,尺骨掌侧缘为穴。 作用:清热解表,通络宁神。 主治:热病,消渴痛症(头项肘臂痛)神志病(癫狂 ) 支正 Zhīzhèng SI7 应用:头痛配合谷。目眩配飞扬。( 《百症赋》:目眩兮,支正、飞扬。)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备考:手太阳经络穴。 ★小海 Xiaohai SI8 (合穴) 定位:屈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驱风、通经、活络。 主治:肘臂疼痛、麻木,癫痫。 应用:配曲池、臂臑治疗肘臂疼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天宗 Tianzong SI11 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平第4胸椎。 取法:肩胛岗下缘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中1/3交界处。 作用:祛风通络,理气通乳。 主治:肩局部病乳癖,乳痈胆病----胆石症、胆绞痛、胆道感染气喘 应用:肩胛痛、肩凝、肩背痛配曲垣。乳痈、乳汁少配膻中。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颧髎Quanliao SI18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作用:祛风止痛。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颧肿。 应用:口眼歪斜配阳白、四白。眼睑瞤动配肝俞、太冲。齿痛配二间。(《甲乙经》)三叉神经痛(第二支)配下关、合谷。 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不宜艾炷灸。《图翼》:禁灸。 备考:手太阳,手少阳交会穴。 ★听宫 Tinggong SI19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作用:聪耳安神。 主治:耳疾(耳鸣,耳聋)齿痛癫狂痫 应用:耳鸣耳聋配翳风、外关。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备考: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交会穴。 手太阳小肠经小结 1.经脉走向 从小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绕肩胛,止于耳屏前。体内路径:络心,属小肠。本经输穴一共19个,起于少泽,止于听宫。 2.取穴要点 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取后溪。 肩胛岗下窝中央取天宗。 目外眦直下颧弓下取颧髎。 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听宫。 3.主治要点 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齿痛,头痛,目翳,咽喉痛。 热病:发热,疟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