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如何选择专业的常见问题解答.doc

发布:2017-05-05约3.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选择专业的常见问题解答 目 录 一、读中职、读大学,让学生、家长最迷惑的是什么? 二、今天,中国的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缺失是什么? 三、当今社会,选择专业很重要吗? 四、读书只是一个过程,学什么并不等于今后就干什么? 五、确定专业的基本游戏规则有哪些? 六、什么专业最好? 一、读中职、读大学,让学生、家长最迷惑的是什么? 选择专业,确定自己今后的工作性质和方向。 二、今天,中国的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缺失是什么? 缺乏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的系统教育工作。 国外: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注重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工作,从小学抓起,在初中、高中每周有专门的课程进行系统教育,平时经常请外面的行业人士进校进行讲解。特别是美国,在高中阶段还专业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平时的职业指导工作。高中毕业时的专业选择工作,由校方、家长和学生本人一起认真研讨决定。 中国:学而优则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考大学。当他们该考的都考完了,准备职业选择时,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三、当今社会,选择专业很重要吗? 非常重要。因为人不是万能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黄金时段是非常少的,人只有干自己适合的、符合条件的、感兴趣的专业或行业,才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的农耕时代:人们要么当官,要么做学问,要么学手艺,更多的是务农。人们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当然也谈不上多大的专业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从一个封闭型社会逐步向世界开放,从一次一次的开放过程中,给国人提供了若干的选择机会,特别是给60后、70后的许多弄潮儿,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成就了大批成功人士。 21世纪的中国: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型,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商品社会转型,由服从工作分配逐渐向自由选择职业转型,由从事大行业工作逐渐向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方向转型,由投机型逐渐向投资型转型,由短期行为逐渐向长期行为转型。特别是80后、90后、以及今后的00后,他们越来越重视专业和行业的选择。因为他们深知:只有选择了干自己适合的、符合条件的、感兴趣的专业或行业,并且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东一郎头,西一棒锤,什么都懂点,什么都不精,今天想投机,明天想投机,天天做白日梦,那希望、成功就可能非常渺茫。 四、读书只是一个过程,学什么并不等于今后就干什么? 此话得分几头说: 1、这个理念是今天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一个理念。 2、究其历史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对这一理念影响巨大,不信,你看一下,50后、60后、70后,他们有多少从事了自己所学专业,他们一生中换了多少职业,不是照样成功了很多很多的人吗?所以读书、学习仅是一个过程,关键是要把握机会。 3、从把握机会方面看,中国每一次改革开放都给许多人提供了机会,其中也同时给许多投机者也提供了机会,今天许多成功人士挖到的第一桶金,往往都是从投机中获得的。 4、今天的成功人士,绝大部分有个共同点,都在某一行业坚持的时间比较长,持之以恒的结果。没有几个一转行,就马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当然这里面要排除资本运行模式的。 5、专业是人生规划的重要载体,专业不明确,不清晰,标志人生规划不完整。 6、专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未来从事的职业!老话说的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专业的选择对为了个人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志愿填报中选错专业的人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比较失败,很难有所成绩。 7、21世纪,各行各业要求持证上岗,各工种的专业性要求都很强,一个外行要进入进来,将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8、先把专业确定出来,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学习,总比随便找个专业暂时读着,等今后再看,要好得多。 9、“读书只是一个过程,学什么并不等于今后就干什么?”存在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阿Q精神罢了。 五、确定专业的基本游戏规则有哪些? 第一方法:选择专业的五个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每个专业对人都有基本素质要求,本人一定要符合这些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基本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程度、身高、外在形象、内在气质、生理状况、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性格特征、个人特长…… 例: 护理专业:文化程度中或中偏上,身高女1.6m、男1.7m以上,外在形象气质佳… 建筑专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性格开朗……. 机械类专业:有吃苦耐劳,有钻研精神…… 美容类专业:外在形象气质佳…… 服装类专业:有美学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