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案例——我和泡泡的游戏之旅.pdf

发布:2024-08-17约3.0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小班优秀活动案例——我和泡泡

的游戏之旅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

特点。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

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一次盥洗环节中,教师听到孩子们在

观察、讨论挤上洗手液后搓出来的泡泡,并有幼儿主动尝试用嘴吹泡泡,引起了

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孩子们对洗手液产生泡泡感兴趣的同时也好奇泡泡是怎么出

来的,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抓住教育的契机,一场“我和泡泡的游戏之旅”即

将开启。

一、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要吃午饭了,我带领孩子们去洗手,听到了孩子们的对话:

哲哲:“你看,我的手上有好多泡泡,怎么出来的这么多泡泡啊。”

睿睿:“洗手就是会有泡泡,你看我用嘴也会吹泡泡。”

孩子们纷纷被睿睿嘴上的泡泡吸引了,争相让睿睿教他们吹泡泡。

因为小朋友在洗手时,对泡泡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问了我许多的问题,

泡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什么可以吹出泡泡……针对这些问题,我和泡泡的那些

事儿由此展开。

1.泡泡工具大调查。《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

的生活,将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我们首先家园联合,全班幼儿

展开大调查,看看都有哪些种类、形状的吹泡泡工具?第二天孩子们将调查的图

片进行了集体分享,调查发现几乎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泡泡工具,充分表明了孩

子对泡泡的喜爱。虽然泡泡工具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

的泡泡工具都是花钱买的成品泡泡机。

2.泡泡工具设计师。《指南》指出:“为儿童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

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通过前期的调查,孩子们感叹

道:

幼:“原来还有这么多形状的泡泡工具啊”

师:你想要什么形状的泡泡工具?

幼:蝴蝶形的、棒棒糖形的……

师:去找找身边的材料,开始设计制作你的泡泡工具吧!孩子们开始想自己

动手制作泡泡工具,于是,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自己身边的材料:毛根、拼插玩

具、橡皮泥等,让他们设计制作自己的泡泡工具。制作出来的形态各异的泡泡工

具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材料的多变性、多功能性,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泡泡工具

的探究兴趣。

3.泡泡工具大比拼。《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

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针对孩子们设计的

泡泡工具,我们展开了泡泡工具大比拼,每名幼儿分别试一试自己设计的泡泡工

具是否能够吹出泡泡。

嘉嘉:我用拼插玩具设计的圈圈泡泡器成功吹出了泡泡。

彤彤:我用毛根做了一个圆圆的泡泡器,一开始的时候我吹不起来,之后我

又轻轻的吹,泡泡一下子就吹出来了。

硕硕:我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小碗,倒上老师的泡泡液,我怎么吹也没吹出泡

泡来。

在探索、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只有像圈圈一样能围起来的

东西(封闭的)才可以吹出泡泡。我们探寻到了泡泡工具的秘密,回到家中,孩

子们继续寻找生活中能吹起泡泡的物品。当天晚上,孩子们把找到的物品在微信

群中分享:漏勺能吹出泡泡,吸管也可以,剪刀的手柄也行……原来,不仅花钱

买的成品泡泡机能够吹出好玩的泡泡,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奇妙的泡泡工具。

4.制作泡泡剂大行动。

雯雯:我昨天在家找吹泡泡工具时,妈妈是用洗洁精给我做的泡泡液。

师:对,想要吹出美丽的泡泡,只有泡泡工具可不行,还需要泡泡剂的配合,

那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泡泡剂?如何制作呢?

哲哲:洗手液也能,我洗手时就看到了很多泡泡。

小米:洗衣粉也行,妈妈洗衣服时我就看到了很多泡泡。

睿睿:我洗头的时候,头发打上洗发水,头上有很多泡泡。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猜想,准备了洗洁精、洗手液、洗衣粉这三种现有的材料

进行实验,幼儿从教室内找到各种容器用来盛放泡泡液,自选制作泡泡剂的材料,

然后用支持率最高的“自制拼插泡泡器”做吹泡泡的工具,用吸管、棉棒、长条

玩具当“泡泡搅拌器”,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实验。

实验结果分享:

(1)没有加水或者加的水很少就直接吹起了泡泡,实验失败。

(2)制作时没有进行充分搅拌,也没有成功吹出泡泡。

(3)制作泡泡水,用同样的盖子,一盖洗洁精加入3盖水,而且要进行充

分的搅拌、溶解,成功吹出了泡泡。

5.生活泡泡大发现。孩子都有着与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