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BIOL002300 课程学分:1
开课学期:第6学期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6
开课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开课实验室名称: 普通生态学实验室
课程概述
“普通生态学实验”是“普通生态学”课程的配套课程,也是为生物学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更是一门创新性实践课程。它通过展示、演示和实验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核心知识、技术方法和经典研究,旨在提高和巩固学生的普通生态学基础知识,具体化、强化学生普通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与现象以及知识创新过程,提高生态学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本课程不仅可综合运用和提高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与技术,更是学习生理学、遗传学、进化论、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课程的必备基础。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方面:1)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普通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掌握,将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具体化,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特别是逆境生态学、种群增长及其影响因子、群落特征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内容;2)使学生掌握普通生态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实验方法和技能,为科研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取样法、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实验设计方法、野外调查和观察方法等;3)使学生在生态学科研方法、流程、野外调查等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凝练研究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科研思维与创新意识。
课程实验内容和要求
(注:实验类型为以下类型1.演示性;2.验证性;3.综合性;4.设计研究;5.其它。)
序号 实验项目 实验类型 必做选做 时数 实验目标与要求 备注 1 生态瓶的制作 综合性 必做 3 制作不同类型的(藻类、苔藓、小型植物、水体)的生态瓶若干,并在以后的实验中持续维护与观察 2 光对动物、植物的影响与作用 综合性 必做 3 1)不同诱虫板对昆虫的吸引实验;
2)光对玉米(或其它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 温度对动物、植物的影响与作用 综合性 必做 3 1)不同温度对面包虫的影响;
2)低温对植物根渗透性的影响 4 低温对动物、植物的影响与作用 综合性 选做 3 1)不同温度对赤拟谷盗、小鼠的影响;
2)低温对植物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5 光照与温度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综合性 必做 3 1)不同光照与温度对小麦种子和幼苗的影响作用
2)不同光照与温度下赤拟谷盗卵孵化率的影响作用 6 铅铬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验证性 必做 3 用不同浓度铅铬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并观察其萌发和幼苗的脯氨酸含量 7 乙酰甲胺磷对草履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验证性 选做 3 用一定浓度的乙酰甲胺磷处理饲养的活体草履虫,持续观察它们的变化与死亡率 样方法测量和估计生物种群数量 综合性 必做 3 1)用样方法估计浮萍和满江红数量
2)用样方法估计面包虫数量 取样称量法测量和估计植物种群数量 验证性 选做 3 用取样法和称量法估计植物种子的数量 1 标记重捕法估计动物种群数量 综合性 必做 3 用标记重捕法计数和估计面包虫、金鱼、草履虫等数量 1 去除取样法估计动物数量 综合性 选做 3 用去除取样法估计面包虫、水蚤、金鱼等实验动物数量 酵母菌在无限环境中的增长模型拟合测定 综合性 选做 6 啤酒酵母在培养基上的连续培养及计数 需要连续13天计数和培养 1 生物种群logistic增长模型的测定和拟合 综合性 必做 6 草履虫在培养液中的连续培养及计数 需要连续46天计数和培养 1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与比较 综合性 必做 3 模拟及实际测定和比较不同群落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及辛普森指数和香浓-威纳指数的计算 1 黑白瓶法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 综合性 必做 3 溶氧测定(碘量法)测定固定体积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估算出初级生产力 测定13次 1 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调查与估测 演示性 选做 3 用光照度计和光合作用测量仪、采集和称量植物和动物的质量等,估算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因子周期性变动及物候观察与调查 设计研究 必做 3 自己设计系列观察、记录某一植物或自然现象,持续长期观察它们的周期性变化 需要连续13个月记录和观测
考核
(1)实验操作参与度及表现占20%
(2)实验报告及数据分析占30%
(3)连续观察作业完成及素材积累情况占30%
(4)考试占20%
主要参考资料
付必谦(主编). 2006. 生态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327页.
娄安如, 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