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丙酮酸乙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8-24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丙酮酸乙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EP处理组。其中I/R组和EP处理组均给予30min的肝缺血再灌注模型,EP处理组在再灌注前注射EP。 初步结果表明,与I/R组相比,EP处理组的血清肝酶(ALT、AST)水平显著降低。 EP处理组的肝脏合成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增加,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和硫代巴比妥酸(TBA)生成量降低。此外,EP处理组的肝细胞坏死和凋亡显著降低,且促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明显下降。这些结果提示,EP在肝I/R损伤中发挥着显著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水平,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结构以及促进ATP合成而实现的。 总之,本研究初步证明了EP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并为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