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2006年6月
第23卷第6期
湖北教育学院
JournalofHubeiInstituteofEducation
Jun.2006
Vo1.23No.6
《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曲公日
(安徽大学外语系,合肥230039)
摘要: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能折射出东西方国家的
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文章通过对《红楼梦》汉,英版本中死亡的典型委婉语用例加以对比分析,以透视这些
委婉语在表达上的异同.
关键词:《红楼梦》;委婉语;对比分析;透视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687(2006)06—0032—03
作者简介:曹玲(1981一),女,安徽省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产
生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该
民族的社会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比如,在
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英汉民族都确定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生
活方式,存在着文化观念的差异.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
语的范围来看,英汉委婉语的使用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人的生,老,病,死,性,犯罪,职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红楼梦》(前80回)英汉版本中典型的
死亡委婉语表达,来透视源语与目的语的异同.
英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非常丰富,同时与宗教的
联系也十分密切.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大量源自《圣经》
或其他有关基督教的传说和典故,比如上帝用泥土造人,于是
死去也就统统归于尘土(toreturntodust/earth);人生来就
是有罪的,必须赎罪,故死去犹如偿清欠负大自然的债务
(payoneSdebttonature);上帝乃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应
召到上帝身边(tobecalledtoGod)等.据统计,英语中类似
的死亡委婉说法有400多种.
然而,在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虽有道教,佛教以及
回教等,但信仰者在整个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尽管如
此,中国的宗教也影响了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的产生.汉
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多达480多种,如:走了,永别,玉陨香
消,倩女离魂等.本文结合《红楼梦》中一些典型的例子加以
对比研究,发现以下特点:
一
,英汉宗教特色明显
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中:忽见东府里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众
人听了,吓了一大跳,忙都说: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
了?家人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成圆满,升仙去了.
TileoldmasterSascended--toHeaven!theyannounced.Eve—
rybodywasconstenated.HeWaShtevenilI,howcouldhepass
awaySOsuddenly?theyexclaimed.Theservantsexplained.His
Lordshiptookelixirseveryday;nowhemusthaveachievedhisaim
andbecomeanimmortal(Yang,Vol,III,P1352).在本句中,连
续出现了3个死的委婉语:宾天,没了和升仙.东
府的主人贾敬死了,这种大人物,当然没有人敢用死字.他
的仆人称宾天,他的家人说他升仙去了,而西府的仆人
称没了,既反映了死者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
情感态度.这些委婉语带有鲜明的社会色彩,它们充分地体
现了生者与死者的阶级差距.同时升仙也体现出中国道教
所追求的生命不死,肉体成仙的宗教色彩.英译文中使用了
ascendedtoHeaven(上天堂)和becomeanimmortal(成为神仙)
来委婉地表达了die(死).Heaven(天堂)是神仙居住地,
世人最向往的归处;当然,一旦去了天堂,就意味着永别人世.
另外,immonal指永生不朽者.特别是指古代希腊和罗马的
神,因此Heaven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色彩.
第二十二回:凤姐凑趣,笑道:……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
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P292)Xifengteased,Is
Baoyutheonlyonewhowillcarryyouasanimmortalonhishead
toMountWutai,thatyoukeepeverythingforhim?(Yang,vol,
I).该句中上五台山实际上是死的委婉语,指人死后成
仙,成佛.英译文toMountwutal保留了五台山这个形象,
反映出了浓厚的汉文化内涵.
再比如: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第
五十二回,P703)Imayliv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