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DA课程设计-循环显示.doc

发布:2018-01-22约4.8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燕山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EDA循环显示 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8级生物医学工程 学 号: 2 学生姓名: 周亚男 指导教师:周莲莲 李艳艳 教师职称:高级实验师 助理实验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电子实验中心 学 号 2 学生姓名 周亚男 专业(班级) 生物医学工程一班 设计题目 EDA显示 设 计 技 术 参 数 ●在8*8点阵电路上实现EDA的自动循环显示。 ●每次显示EDA三个字母中的一个。 设 计 要 求 ●在8*8点阵电路上完成显示。 工 作 量 ●学会使用Max+PlusII软件和实验箱; ●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编程下载、连接电路和调试; ●参加答辩并书写任务书。 工 作 计 划 了解EDA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软件Max+PlusII,下发任务书,开始电路设计; 学习使用实验箱,继续电路设计; 完成电路设计; 编程下载、连接电路、调试和验收; 答辩并书写任务书。 参 考 资 料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EDA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教师签字 周莲莲 李艳艳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金海龙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0年12 月31日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思路 4 1.1设计目的及解决方法 4 1.2模块介绍 4 1.3真值表 7 第二章 设计原理图 8 第四章 管脚锁定及硬件锁定 10 4.1 管脚锁定 11 4.2 硬件连接 12 第五章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设计思路 1.1设计目的及解决方法 根据任务书可以得到以下任务目的及解决方法: 选用行扫描,用一片3-8译码器进行; 分别用一片3-8译码器控制列,与控制行的3-8译码器配合,在8-8矩阵中分别显示出“E” “D” “A”; 为达到行扫描的目的和保证控制行的与控制列的3-8译码器同步,选用一片八进制计数器同时控制四个3-8译码器; 为达到“E”“D”“A”分别显示和视觉延时效果,用一片计数器的不同数制分别控制三个控制列的译码器 为了达到“E”“D”“A”的视觉延时效果,需要控制行扫描的八进制计数器的时钟脉冲频率高,而控制列的计数器的时钟脉冲频率低(并且要保证高频率是低频率的8的整数倍)。 1.2模块介绍 根据设计目的及解决方法可以将整个设计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控制行扫描的模块 用一片3-8译码器控制行低电平从第一行到第八行依次出现 模块二:控制显示“E”“D”“A”的模块 根据真值表,分别用一片3-8译码器配合模块一控制列电平的高低是8-8矩阵依次显示“E”“D”“A” 模块三:基本扫描模块: 即控制四片3-8译码器基本扫描的八进制译码器 其中输入为高频率时钟信号 模块四:片选延时模块 即控制显示模块的计数器,这里的输入为低频率时钟信号(模块三的高频输入信号是这里低频信号的8的整数倍) 1.3真值表 基本扫描频率真值表 模块三输入 模块三输出 模块一输出 CLK1 C B A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显示“E”“D”“A”真值表 模块三输入 模块二“E”输出 LED输出 CLK1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模块三输入 模块二“D”输出 LED输出 CLK1 Y0 Y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