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五年级下册 美术 第13课 诗配画 教案.docx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诗配画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3课《诗配画》为教学内容,结合诗歌与绘画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强化学科间的融合。通过分析课本中的诗配画作品,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表现力,达到诗画相得益彰的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通过诗配画活动提升创意表达和审美判断力。在创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诗歌内容。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诗歌意境具象化为绘画作品。
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情感与意境。
2.以课本中的诗配画作品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来表达诗歌的意境。
3.分步骤示范绘画过程,指导学生从构图、选材到创作,逐一突破难点。
4.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技法,如水彩、彩铅等,以丰富画面效果。
5.在创作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画板、画纸、画笔、颜料
-软件资源:图像处理软件、教学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诗歌电子文档、诗配画作品图片库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示范教学、个性化指导、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诗配画》这一课。请大家先翻开课本,看看第13课的内容。在我们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者自己尝试过把一首诗用画来表达出来呢?
2.诗歌感知
-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课本上的这首诗,注意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朗读后)很好,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分析诗配画作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这些诗配画作品。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的。
-(引导学生分析线条、色彩、构图等)作者在绘画中使用了哪些元素?这些元素如何帮助表达诗的情感?
4.创作指导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们自己来创作一幅诗配画,你们会如何着手呢?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画的主题。请大家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思考一下,你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构图。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好的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加和谐、美观。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构思的构图方案。
-接下来是选材和绘画技巧。我们可以使用水彩、彩铅、油画棒等多种材料。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画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绘画技巧。
5.示范教学
-现在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创作一幅诗配画。我会按照构图、选材、绘画的步骤进行,请大家仔细观察,随时提出问题。
-(示范构图)首先,我要确定画面的中心,将诗中的主要元素安排在合适的位置。
-(示范选材)接下来,我选择水彩作为绘画材料,因为它可以很好地表现诗中的意境。
-(示范绘画)现在我开始绘画,我会先用浅色调勾勒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再逐渐添加颜色,让画面更加丰富。
6.学生创作
-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所学技巧,开始创作自己的诗配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求助。
-(学生在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很好,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构图了,记得构图要均衡、美观。还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上色了,注意颜色的搭配,让画面更加和谐。
7.作品展示与评价
-好的,大家的作品都完成了。现在请大家把作品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彼此的创意和成果。
-(学生展示作品)这位同学的作品色彩鲜艳,构图巧妙,很好地表现了诗的意境。还有这位同学的作品,线条流畅,情感丰富,也非常棒。
-现在,我想请大家互相评价一下彼此的作品,说出你们觉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
8.总结与反思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如何将诗歌的意境用画来表达。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诗与画的结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把这种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9.作业布置
-作为课后作业,请大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尝试创作一幅诗配画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展示和交流。
10.结束语
-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不断进步,下次课再见!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