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简述教育心理学得研究对象。答: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得过程中得地位。答: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研究成果几种提现在那些方面?答:(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答: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答: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答: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数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答(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个子的优势是什么?答: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直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2、简述你对技能的理解。答: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这种经验既包括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方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以展开的方式作用于客观对象的动作技能。学生有了这种动作经验,就可以解决会不会做和做得熟练不熟练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控制个体活动的执行。3、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答:(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隔应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种刺激必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