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经济学效用的角度谈幸福.doc

发布:2018-04-17约1.2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经济学效用的角度谈幸福 ——基于人性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帅 如何才能使人更幸福?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等对此进行过很多探讨与研究。但是几乎没有人从经济学效用的角度对幸福进行过较大篇幅的论述。本文以我自己的观点,简单论述了什么是幸福、如何利用经济学效用去获得更多的幸福? 在生活中,很多人拼命去赚钱。我觉的在赚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索如何去花钱,即在赚钱和花钱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效用不断增加。比如:你为了赚的2000元而付出了180效用,记U1=-180(付出记为负效用)。那么此人究竟该如何去消费这两千元?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如果消费这2000元给他带来的效用为U2,从理性人角度,U2|U1|,即U1+U20。在U1+U20的前提下,有很多消费方案,此人又该如何决策?设: F= U1+U2 此问题简化为求F的最大值,此人应选择使F值最大的消费方案。下面有三种方案: 当U2=120时,F= U1+U20,不符合理性人假设,舍去; 当U2=400时,F= U1+U2=220,符合理性人假设。 当U2=600时,F= U1+U24200,符合理性人假设。并实现了F的最大值,最佳。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不应该为了做事而做事,应该思考这是否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效用。不应该“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得不偿失。这有利于我们获得幸福。 再来探讨决策问题。先来看一个例子: A方案,甲一个月中每天工作6小时,得工资W=3000,由于工作轻松,甲付出效用UA1=-300,甲从工资中获得效用UA2=1200,甲的效用满足F=UA= UA1+ UA2=900; B方案,甲一个月中每天工作12小时,得工资W=8000,由于工作辛苦,甲付出效用UB1=-1700,甲从工资中获得效用UB2=1950,甲的效用满足F=UA= UB1+ UB2=250; B方案中,甲的工资虽然增加了,但是甲的幸福感下降了。如果甲从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甲会选B方案;如果甲是从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甲会选A方案。如果A方案是农民的普遍情况,B方案是科学家的普遍情况,那么,也许农民比科学家更幸福。 我们在生活中做决策,是应该从财富最大化角度出发,还是从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本人认为:在工作中,应从财富最大化;对于私人生活,应从效用最大化。当然,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我们只讨论较为普遍的情况。 佛曰:“一切随缘,莫强求。”生活中,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顺天而为,过于执着会害人害己。设MR为做一件事的边际收益, MC为做一件事的边际成本,那么,只有MRMC时,我们才应该去做这一件事。 从效用角度,还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爱你,进而找到最能给你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10效用(基数效用论)而宁愿损失你的50效用,则他不是真的爱你。如:你累死累活去赚钱,可他却大手大脚花钱。 总之,本人认为如果想生活幸福,则在私人生活中应该从效用最大化来做决策,实现F= U1+U2 的最大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