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三极管混频器的设计.ppt

发布:2018-05-11约1.59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极管混频器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0901班 姓名:maoxiaoyun 学号:08401140211 指导老师:jyq 主要内容 课题任务及方案介绍 ?课题要求及主要指标 ?基本原理介绍及方案选择 ?参数确定 设计课题的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 ?结果分析与调试 设计总结 1.1 课题要求及主要指标 设计一个三极管混频器。 要求中心频率为10MHz 本振频率为16.455MHz 1.2 混频器基本原理 混频电路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本地振荡器、非线性器件变频器电路和中频滤波网络 混频电路是一种频率变换电路 变频器的作用就是把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变为一个固定的频率。其中的变频原理是依靠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完成的。 1.2 混频器基本原理 1.3 方案选择 1.3.1 四种晶体管混频器的电路组态 1.4 参数确定 1.4.1 混频部分。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来改变混频器晶体工作点,使其工作在合适的非线性区域。选频网络由 组成的LC选频网络组成。LC调谐在中频频率6.455MHZ左右,即可以选出输出。输入信号由基极注入,本振信号由射极输入。输入频率10MHZ。本振信号输入16.455MHZ。中频信号由节点15输出。 (1)混频电路直流偏置 (2) 混频电路 LC选频网络 当与并联电容约调至60 pF时,谐振频率: 1.4.2 本振模块采用变形考毕兹LC振荡电路,其主要振荡频率由 及决定。为本振模块晶体管,为射随器作为缓冲级。 当 调整至其总电容 时,振荡频率: 2 设计课题的仿真分析 2.1 混频器总原理图 2.2 仿真结果 输入频率为10MHZ,幅值 = = 100mv 的正弦波混频后输出波形如图。示波器中三路波形自上而下依次是中频输出、信号输入、本振输入(下同)。 输出频率 其本振频率 2.2 结果分析与调试 当输入信号为10MHZ,本振输入为16.454MHZ,输出中频为6.482MHZ。 理论值为: 绝对误差: 可知,误差很小,基本上达到的频率搬移到中频的目的。 3 设计总结 本设计基本完成了设计要求,并且由示波器可观察到相应的波形,仿真值基本满足要求,说明电路各部分均正常工作。但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电路的性能,使电路更加精确和抗干扰能力更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虽然辛苦,但是收获也是很多的。 介绍完毕 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 *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混频器 本振 16.455MHz 输入10MHZ 输入 6.455MHZ 非线性器件 中频滤波选频网络 本地振荡器 输入 输出 。 设混频器的伏安特性为 输入信号为: 本振信号为: 则把两个信号叠加后送到混频器中得 将其代入伏安特性曲线方程,并展开, 取其中的中频分量 即是我们需要的 混频输出信号 (a)共发混频组态,信号电压和本振电压均由基极注入。 (d)共基混频组态,信号电压由射极注入,本振电压由基极注入。 (c)共基混频组态,信号电压和本振电压均由射极注入。 (b)共发混频组态,信号电压由基极注入,本振电压由射极注入。 (b)信号输入电路和本振电路相互牵引干扰可能性小,对于本振 电路来说是共基电路,输入阻抗小,不易过激励,振荡波形较好。 这种电路应用较多。本次混频器设计选择此方案。 这就是本课程设计要取出的中频信号频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