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幼儿为本的环境创设.doc

发布:2016-12-22约1.86万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幼儿为本的环境创设 孙玲玲 为了迎接寿光市先进镇街的大检查,我们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创造和改造。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富有童趣和快乐的环境。 我们在各班教室前都有一块绿色的草坪,让幼儿在美丽绿色的环境中,愉悦身心,培养欣赏美、爱护美、追求美的情感。我们还开设菜园,每天都会带着孩子观察绿色的植物的生长,给它们浇点水,除除草即给孩子带来田园的生活乐趣,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感。。 从安全的角度上来看,我园在创设活动区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幼儿年龄小,好动喜欢玩,但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活动场地尽可能软化,我们铺设了塑胶场地等,并充非利用资源在此地面上创设了平衡区,利用各种平衡玩具锻炼孩子的的平衡能力。 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饮料瓶,老师们利用的各种颜料进行涂色,把一个个瓶子变成了一个个外形美观的小艺术品,并把它们悬挂在我们的跳跃区,让幼儿锻炼跳跃触物能力。孩子很喜欢这些色彩艳丽的小小艺术品,而且经济实惠,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更环保。 所有的活动区都让孩子充分利用了起来,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能力,而不是为应付检查做的摆设。本次环境创设中我园的环境创设适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突出了本园的特色,孩子的环境本应该是自然的。百花争艳、绿草如茵的幼儿园。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练习一。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数对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进而能用数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作出解释。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