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课时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x

发布:2025-03-27约7.3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课时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标要求]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坚持志向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2.科学精神: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探究点一坚决志向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必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共产主义志向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动身点和落脚点。

试推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提示×。“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党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继承和发展,特殊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丰富和升华,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

2.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1)缘由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②文化是在人民群众宏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建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试推断:传统文化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提示×。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2)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忱讴歌人民群众的宏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勉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建历史的辉煌业绩。

3.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1)缘由

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②不断满意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养,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2)要求

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应,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议题:传承文化要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流传千年的海南八音,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据记载,海南八音始于唐代、兴于明清,现存工尺谱仍有500余首流传。

非遗要融入新时代,持续生命力,须要吸引群众参加,激发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海南通过组织竞赛,免费供应训练场所、乐器等方式,让更多人带着爱好投入非遗的传承之中;多措并举,让八音走入乡村学校。科学的训练方法、专业的音乐老师,不仅让乡村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完备的音乐教化,也让更多家庭认同、接受了八音。

(1)海南的做法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供应了哪些值得借鉴的阅历?

(2)某地高校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并自发组织宣扬活动。假如你是当地电视台的记者,要对此活动进行采访,请写两个新闻标题。

答案(1)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的须要,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加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表达方式不断创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擦亮青春名片,传承文明薪火。弘扬志愿精神,传播传统文化。

1.文化发展为了谁

(1)文化的发展,说究竟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2)通过大力旺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应,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每一个公民在文化发展中提升自己。

典例1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肯定是要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社会朝着将来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①人民大众的文化

②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①②符合题意。

2.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1)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历史和现实的阅历表明,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建者,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气。

(2)文化发展的意义在于服务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文化服务人民,文化工作者必需充分了解人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实现文化发展须要和人民新需求的有效对接。

典例2“年轻人宠爱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共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要深化探讨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加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