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起、移梁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8-04-22约1.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起、移梁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对T梁起移作业进行控制,使其安全有序的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梁场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的起梁、移梁作业。 3 职责 a)生产技术科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发放; b)安质科负责对工序作业进行安全质量检查; c)起重班负责按作业标准要求实施、控制。 4 编制依据 a)通桥(2005)2101-Ⅰ《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 b)通桥(2005)2101-Ⅱ《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 c)通桥(2005)2201-Ⅰ《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 d)通桥(2005)2201-Ⅱ《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 e)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5倍以上。 b) 千斤顶端部必须垫有扩大传力面积的支垫(如硬木块、钢板等),混凝土与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需采取防滑措施(如麻袋片等)。千斤顶底座必须放在坚硬的基础上。 c) 制梁台座上起梁时,千斤顶放在设计的支点位置;在滑梁及存梁台座上起梁时,千斤顶必须放在距梁端头0.6~2.5m位置上且两端对称放置千斤顶。 d) 必须两端交替进行起落,严禁同时起落。两端高差不宜过大,未起落一端的全部重量必须落在稳固的支垫结构上,每端千斤顶作业时保持同步进行。 e) 设置保险(枕木垛),紧随桥梁起落加高或降低。落梁时用木板、木楔等调整间隙,使梁底与枕木垛间保持不超过10~20mm的距离,顶梁时不允许留间隙。中途停止工作时,必须将空隙立即用木楔打紧。 f) 梁端的两侧用木撑支护并随梁的起落调整斜撑位置,确保梁体处于稳定状态,防止千斤顶偏斜,或受到意外撞击时失稳。 g) 起落梁人员必须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操作要平稳,起落梁时要缓慢,随时注意千斤顶有无异常现象,防止千斤顶故障而引发不安全事故。 5.3.3 移梁 a) 滑移动力采用两台5t慢速卷扬机,两端同时牵引。滑移需两端交替进行,移动必须控制在每秒0.5~1.0m,中间间隔6?秒钟。滑梁阻力过大时,需在轨顶涂刷适量黄油以减少摩阻。滑移梁时,钢丝绳旁严禁站人或跨越钢丝绳。 b) 采用滑轮组进行减速移梁,所用滑轮组必须将钢丝绳缠绕7根以上,且钢丝绳的直径不小于15.5mm。 c) 设专人指挥,信号要明确,禁止多人指挥,遇到其它特殊情况必须停止移梁。 d) 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卷扬机侧面,梁体在移动过程中指派专人观察梁体移动情况。 5.3.4 梁体存放和运输 a) 存梁时,支点距梁端距离不大于2.0m,尽量减少梁端悬出长度以减少上拱度。 b) 运梁时,支点距梁端距离不大于3.5m(按终张拉后30天计算) 5.3.5 装车 a) 验收交库后的梁,方可装车发运。配装同一孔的两片梁,其浇筑混凝土日期及预加应力的龄期(指预应力终张拉时间)相差不应超过6天。装车时应注意方向性,核对梁的种类和梁号是否与通知单相符。 b) 装车时,必须有下列配件:纵、横向防水盖板,横隔墙联结板,泄水管盖,挡碴块。 c) 装车时,需用大吨位桥梁专用车及N17游装运。 5.3.6 其它 a)存梁台座上起梁时,起移梁顶端位置平整坚固;防止千斤顶顶梁时,基层地基不稳固,使梁体发生倾斜。 b)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支撑牢固,支撑点距梁端的距离同梁体悬臂长。 c)起重设备和机具由物设科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和保养,对起吊吊具要经常察看,使用前必须测试,满足不了施工需要时要及时更换和维修。 d)在起落、移动梁时,确保梁体的外观完好,不受到损坏。 6、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a)起吊前由作业人员仔细检查吊具、钢丝绳有无损伤,卷扬机刹车是否调整到最佳状态;龙门吊行走系统是否正常;确认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b)采用龙门吊起落梁时,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起梁扁担上,另一端由梁底穿过后固定在起梁扁担上。 c)钢丝绳捆梁时,必须在梁下缘加设铁瓦,上部钢丝绳与梁体之间加设木板,防止钢丝绳损坏梁体。 第 1 页 共 4 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