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电子商务管的组织与.ppt

发布:2019-05-07约7.66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电子商务管理的组织与运行平台 武汉科技学院 李为波 博士 邮箱:leeweibo@163.com 电话QQ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1.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演进过程 2.虚拟企业 3.电子商务企业 4.企业电子商务 5.三种电子商务组织形态的比较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1 电子商务组织形态演进过程 纵观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历史,它主要经历了家庭手工劳动、工厂作坊、简单的工厂制度、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多种组织形态。 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后,与电子商务活动相对应的组织形态就是电子商务组织,具体包括虚拟企业、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企业。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 虚拟企业 2.1 虚拟企业的定义 虚拟企业是指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在企业之间出现的以信息技术为联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形式的虚拟组织。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2 虚拟企业的产生 (1)孕育期——网络化企业 虚拟企业的孕育期就是网络化企业的形成期,因为虚拟企业可以看成是网络化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 所谓网络化企业,是指一批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主体利用一定的手段(契约、股权)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联合体。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界以“外购”开创了网络化企业的先例,日本企业界则以“精益生产”、“及时供应”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化企业的发展。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形成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网络化企业形成了一种基于ICT(信息交流技术)的全新网络化运作模式。几乎与此同步,信息时代的骄子──虚拟企业也应运而生。 1989年,由美国里海大学牵头,组成了以美国13所一流的制造企业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提出了动态联盟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虚拟企业。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这个领导小组认为,虚拟企业并不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它实际上是一种介于传统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准市场企业。它具有传统企业所有的功能,又引入了市场灵活多变的运作机制,同时又强调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3 虚拟企业与网络化企业的区别 虽然虚拟企业发源于网络化企业,但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 (1)创新能力不同 构建虚拟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新,而它本身的运作机制也非常利于创新。网络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则不能达到虚拟企业灵活创新的高度。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 经营理念不同 实施虚拟运作的企业树立的是共赢的经营理念,更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而网络化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仍然是一种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3)企业的生产模式不同 虚拟企业的生产模式已由传统的“生产——销售”转化为“感知——响应”;而网络化企业大部分仍处于一种“生产——销售”的模式。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4) 对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同 虚拟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而网络化企业可以不依赖网络技术,如可采取“外购”、“精益生产”等方式。 (5)成员企业间的关系不同 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之间是一种暂时合作性的联盟,而网络化企业成员的合作是长期稳定的 (6)对资源的利用率不同 虚拟企业可以广泛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而网络化企业所利用的资源仅限于合作企业范围内,对于合作企业之外的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4 虚拟企业的特点 (1)从投入生产要素方面来看: ◆资源的分散性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2)从利用生产要素方面来看: ◆实时反应 ◆并行分布式作业 ◆功能的专长化 ◆强大的企业学习机制 ◆独特的企业文化 (3)从生产结果方面来看: ◆资源的利用率高 ◆产品或服务知识化、个性化 ◆企业适应能力强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 2.5 虚拟企业的功能 传统企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将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转换为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企业,不仅要实现这一基本功能,还必然具备一些新的功能。 (1)创新功能 (2)学习功能 (3)市场的部分替代功能 (4)产业结构的优化功能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组织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