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第一章教育传播学1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传播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播 “每一位传播学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传播定义”,可见传播的定义很多。美国传播学家丹斯教授在《人类传播功能》中提到,至1976年,传播的定义已有126种。 传播学鼻祖施拉姆:“传播就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强调了传播者与受播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共享的是信息而不是符号)——共享说 奥斯古德:“传播就是一个系统,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强调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并据此来检测传播活动是否进行及传播效果。——影响说 理兹:“传播是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该定义显然受“刺激—反应”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强调了传播的广泛性和受者反应性。——反应说 瓦茨罗维克:“在互动的情境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活动都是传播”。强调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和互动的。——互动说 希伯特:“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传播是一个恒动的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强调连续性与完整性以及传播效果。——过程说 南国农、李运林:“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 正确理解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传播是一种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的过程。没有反应,不算传播。 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有传播者的信息传递活动,又有受播者的接收活动,两者不可或缺。 传者、受者、信息、通道等是传播的基本条件。 人的大部分行为者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 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变化。 广义的传播,包括一种机器影响另一种机器程序的信息传播,即机器的传播,当然也包括自然界动物、植物之间的信息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 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面对面的传播主要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语言的不足。以媒体为中介的传播,使用的媒体主要有:电话、电视、书信、网络等。 人际传播的目的是:(1)了解别人,并使别人了解自己,以实现彼此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2)进一步认识自己,从了解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中,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态度,使之符合社会的需要。 组织传播: 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组织传播的目的是:(1)与其它组织达成有效的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2)使组织内部成员贡献出自己的心力,并和睦共处,以共同的行动促进共同的利益。 大众传播 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注意:信息内容、传播者、受传播者、媒体。 传播的目的:从多方面影响受众,使之接受和认同传播者的意向。 人的内在传播 人身上可以有两个“我”:“我A”和“我B”,或“感性的我”和“理性的我”、“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公开的我”和“秘密的我”。人的内在传播就是这两个“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我A”将信息经过神经通道传给“我B”,“我B”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反馈。如下图: 传播的功能 较有影响的是LASSWELL和SCHRAMM的传播功能说。 拉斯威尔在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有三大功能: 监视环境:通过传播,人们不断获取信息,并了解自己所处环境。 应付环境:人们对所了解的各种社会情况,作出解释,并制定对策。 传递遗产:将社会遗产,传递给年轻一代。 宣伟伯(施拉姆)将传播的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南国农、李运林的传播功能 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沟通:通过传播,使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沟通信息,使之互相了解,建立关系,发展友谊。 协调:通过传播,可以协调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教育:教育主要是传递前人的思想、经验、知识与技能等,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传播行为。 娱乐:传播的娱乐功能十分明显。音乐、戏剧、小说、绘画等多种文艺传播形式,都具娱乐的功能。据调查,上海人为了娱乐看电视的占82.1%。 第二节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育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差异 (一)大众传播的目的,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教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 (二)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体的一般大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