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并选择适当物质,探究(或验证)氧气的性质。
2.初步学会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3.通过动手实验,培养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全面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氧气的制取与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集气瓶(125ml)、水槽、酒精灯、玻璃片、量筒、(50ml)、坩埚钳、燃烧匙;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木炭、细铁丝、蜡烛、石灰水。
板书设计: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2、反应原理 3、装置:(1)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 “收” “验”
5、注意事项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3、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投影有关氧气用途的图片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金属冶炼 金属焊接
教师指出:
导入新课:同学们想不想动手制取?
1、组装仪器,按照 、 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先向 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 中加入约15mL过氧化氢溶液,并将盛满水的集气瓶 在水槽中;
4、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
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集满后用玻璃片在______盖住玻璃片,移出水面, 放在实验台上。
(友情提示:1、可通过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度来调节反应速度;
2、分液漏斗内液体滴加完要及时关闭活塞。)
【提问】
1、如何将集气瓶中注满水而不留有气泡?
2、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冒出不能立即收集?
学生积极回答。
【实战演练】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氧气的制取,每小组收集3-5瓶集气正放在桌面上。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对各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点拨。提示:有一瓶留少量的水备用。用相机拍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的操作。)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投影下列问题:
1、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中与在纯氧中燃烧现象有何不同?
2、思考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3、思考燃烧匙、坩埚钳等应如何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
4、如何证明燃烧有水、二氧化碳生成?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一端要系一根火柴?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沙子?
学生交流并回答问题。
【模拟演练】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学生阅读课本96页氧气的化学性质内容,熟悉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师投影并指导演练(图示或慢速的示范):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________,放在燃烧匙里,立刻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友情提示:1、伸入集气瓶时,玻璃片不要拿走;2、要从上到下缓慢伸入,不要碰到集气瓶内壁;3、实验完毕,玻璃片盖好;4、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用坩埚钳夹取一端绑有火柴的螺旋状细铁丝,在洒精灯上点燃火柴.待火柴__________时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的细沙),观察现象。
(友情提示:1、铁丝可在燃烧匙杆上绕成螺旋状;2、若集气瓶没留水,可将集气瓶倒扣在水槽内稍倾斜,使其进入少量水;3、观察现象时不要凑近集气瓶直视。)
3、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用在燃烧匙内固定一小段蜡烛,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友情提示:1、伸入集气瓶时,玻璃片不要拿走;2、要从上到下缓慢伸入,不要碰到集气瓶内壁;3、实验完毕,玻璃片盖好,注意观察反应前后集气瓶内壁的变化;4、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实战演练】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与结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空气中
氧气中
木炭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教师巡视指导,用相机拍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
三、反思交流:教师投影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
2、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的程度明显不同?
3、本次实验中有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与同学交流?
4、用相机拍摄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指出错误并加以矫正。
学生分组讨论并全班交流。
回顾旧知,了解物质性质与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