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哈工大计算机仿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六 基于Simulink直流斩波电路仿真
实验目的
1) 掌握Simulink的工作环境及SimPowerSystems功能模块库的应用;
2) 掌握Simulink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和仿真方法;
3) 掌握Simulink下数学模型的仿真方法;
4) 掌握升压、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点;
5) 掌握PID控制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Buck降压型电路原理图如图6.1所示。图中,功率管VT为MOSFET开关调整组件,其导通与关断由控制脉冲决定;二极管VD为续流二极管,开关管截止时可保持输出电流连续。为输出电压给定参考量;为负载电阻。系统基本参数为:电源电压;变压器BT为理想变压器,其变比为;PWM频率为;误差放大器放大倍数为;电阻;整流滤波电容,PWM滤波电容、电感;负载电阻。系统基本参数见表6.1。分析Buck变换器的工作特性。
()
()
()
()
()
() 0.01 1000 10 0.05 10 1000 2:1 2000 表
三、实验要求
1)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利用SimPowerSystems库模型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2) 分析Buck变换器系统参数的改变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3) 根据PWM信号发生器原理构建其Simulink仿真模型,并封装成子系统。
四.实验过程
(1)根据电路图构建仿真模型
(2)进行参数设置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参数设置。用于判断误差的锯齿波参数如下图所示:
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
变压器的参数设置
(3)改变电阻值,得到仿真曲线,得出结论
当按照上述参数设置时,波形图如下
输出放大时
调整时间
当R=1时,波形图如下
输出放大时
当R=100时,放大的波形图如下
负载电阻R变化时:R=1时,输出电压在轻微波动后进入稳态,系统性能较好;R=10时,由t=L^2/R得,时间常数过小,系统阻尼系数不够,输出电压震荡较明显,并且一直有微小波动,干路电流(即电感电流)波动也较明显,说明R过大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经证明R=100时的波动更大)
五、实验总结
利用simulink进行电子电路系统的仿真,形象直观。一般步骤为:
(1)做出电路图,明确问题中所给出的各物理量及其相应的初值问题。
(2)根据电路图,适当选择simulink中的模块,搭建仿真系统。
(3)根据题意,给出各模块的参数,进行参数设置;并适当选择仿真算法,以得到比较 理想的结果。
(4)开始仿真,记录并分析仿真结果。
《仿真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 8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