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七中高三半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七中高2014级2016-2017学年度(上)期中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N—14 O—16 Cu—64第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有各种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
B.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RNA
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D.真核细胞的性状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原核细胞的性状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2.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使用某些试剂,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目的是使DNA和RNA分开
B.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用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目的是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酶和ATP是与细胞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化合物,有关二者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酶的催化效率随其催化的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B. 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C. 虽然酶的合成过程与ATP无关,但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却有酶的催化作用
D.ATP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可成为指导淀粉酶合成的直接模板的组成成分
4.2016年10月3日下午
B. 细胞“自噬”是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C. 细胞“自噬”与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无关
D. 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5. 右方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及有关基因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染色体形态看,图2细胞可以是图1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
B. 图1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 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发生了基因突变
D. 据图可以推断,图1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核DNA含量与图2细胞相同
6.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芽尖,长成的植株所有细胞都有4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育种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C.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其染色体组不一定为奇数
D.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可实现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品种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人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来清洗青铜器上的铜锈
B.人体摄入适量的油脂有利于促进维生素的吸收
C.《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所述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8.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4
B.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C.柠檬烯有属于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
D.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9.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羟基与1 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的电子数均为9NA
B.常温下,44 g 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A
C.0.1 mol/L的NaClO溶液,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
D.常温下,将 1 mol Fe投入过量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往盛有Cl2的集气瓶中投入湿润的红色布条,布条褪色 证明Cl2具有漂白性 B 向盛1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 mol/L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往试管中滴加5滴0.1 mol/L 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证明
Ksp(AgCl)Ksp(AgI) C 常温下,将NaAlO2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证明AlO2-结合H+能力大于CO32- D 将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SO2与可溶性钡盐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11.W、X、Y、Z均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