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级医院宫颈癌规范化诊疗指南.doc

发布:2017-11-22约1.89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级医院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规范化诊疗指南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3 缩略语 3.1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5 诊断依据 5.1 高危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病因,过早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伙伴、多产、吸烟、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均是相关高危因素。 5.2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5.3 体征(妇科检查: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5.3.1视诊 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包括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体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5.3.2触诊 肿瘤的质地、浸润范围及其与周围的关系等,必须通过触诊来确定。有些粘膜下及颈管内浸润,触诊比视诊更准确。三合诊检查可了解阴道旁、宫颈旁及子宫旁有无浸润,肿瘤与盆壁关系,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直肠本身及周围情况等。 5.4 辅助检查 5.4.1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 它是目前发现子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早期子宫颈癌主要手段,特别是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的诊断(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Bethesda报告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Bethesda报告系统 报告格式: 说明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 诊断总的范围 描述性诊断 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 评价满意 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 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 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 正常范围内 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 上皮细胞异常:见描述性诊断 描述性诊断: 良性细胞学改变 感染 -滴虫阴道炎 -真菌形态符合念球菌属 -以球形菌为主的阴道菌群失调 -微生物形态符合放线菌属 -细胞学改变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其它 反应性改变: 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 -炎症(包括典型修复细胞) -炎症性萎缩(萎缩性阴道炎) -放疗 -宫内节育器(IUD)的影响 -其它 上皮细胞异常: 鳞状上皮细胞: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括: - HPV+ *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括: -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CIS/CIN2和CIN3 ·鳞状细胞癌 腺上皮细胞: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细胞,细胞学良性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 ·子宫颈管腺癌 ·子宫内膜腺癌 ·子宫外腺癌 ·腺癌,非特异性 ·激素水平评估(只用于阴道涂片) ·与年龄和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 ·与年龄和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 *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括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CIN和子宫颈癌的诊断均应有活体组织学检查证实。如病变部位肉眼观察不明显,可用碘试验、涂抹3%或5%醋酸后或在阴道镜下提示活检部位。对于多次咬取活检仍不能确诊,需进一步采取较深部组织时可用切取法。当宫颈表面活检阴性、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阳性或临床不能排除宫颈管癌时,或发现癌但不能确定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而临床上需要确诊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 5.4.3腔镜检查 ⑴阴道镜:对子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子宫颈癌的发现、确定病变部位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在不具备阴道镜的医疗单位,也可以应用宫颈的肉眼观察,即宫颈涂抹3%或5%醋酸后或碘溶液后的肉眼观察,在有醋白上皮或碘不着色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⑵膀胱镜、直肠镜:临床可疑膀胱或直肠受侵者应行相应腔镜检查。没有条件的单位转上级医院诊治。 5.4.4影像学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