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医院门急诊医疗用房改扩建工程项目环评报告.doc
PAGE
杭州市中医院门急诊医疗用房
改扩建工程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八月
PAGE4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
杭州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医院,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事业受阻等重要制约因素,2009年10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从合理配置全市医疗资源、做大做强中医院角度出发,决定对市中医院采取“就地修缮+异地改造”模式,即对现体育场路院本部进行整治修缮,并规划在丁桥新建分院,以全面解决中医院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项目是市中医院实施“就地修缮”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中对于急诊用房比例(5.3%)的要求,急诊用房建筑面积至少需要3127平方米,而市中医院现有急诊用房面积仅为424.6平方米,远不能满足《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因此本次改造目的主要是为扩大急诊就医空间,通过合理调整医院各类用房布局改善就医环境,缓解门急诊用房病人流的拥挤,减少病人挂号排队时间,从而达到国家对中医医院建设的用房比例要求,进而提高中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在原急诊楼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加层改扩建,并对门诊楼、急诊楼、诊疗楼、名医馆等进行外立面整治及室内装修,电气、给排水、暖通设备更新改造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杭州市中医院特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进行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我院在现场踏勘、调查、监测和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杭州市体育场路453号杭州市中医院内,东侧隔环城西路为天和大厦、桃花河新村,南侧为省财政厅,西侧隔金祝南路为省行政中心,北侧隔体育场路为浙地珠宝大厦及浙江省地质勘查局、杭州运河集团、农业银行等。
第二章医院现状分析
2.1医院基本情况
杭州市中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华东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医院之一。现为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杭州市外国人专诊医院,杭州市接收外国留学生单位,也是浙江省、杭州市首批“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地处武林门繁华地段,毗邻西子湖畔,交通十分便利。门诊科室齐全,特色专科众多,医疗设备先进,病区整洁舒适,院内环境优美,服务细致周全。
医院设有急诊科、内科、心血管科、肾病科、呼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内分泌代谢科、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脑外科、泌尿科、肛肠科、胰腺外科、血管外科、妇科、产科、儿科、骨伤科、老年病科、肿瘤科、针灸科、推拿科、口腔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理疗科、保健科、麻醉科、体检中心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设有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病理科、内窥镜室、手术室、中心实验室、药剂科、中药房、西药房、中西制剂室、供应室等。
医院拥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队伍,其中有国家级名中医在内的各级名中医30余人,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医院核定床位850张。
2.2现有主要设备
表2-1现有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口腔综合治疗仪
6
17
十二指肠肠镜
1
2
口腔全景X线机
1
18
肠镜
2
3
DSA数字成影血管造影机
1
19
胃镜
1
4
CR系统
1
20
鼻咽喉镜
1
5
核磁共振
1
21
结肠镜
1
6
碎石机
3
22
燃气热水锅炉
3
7
乳腺钼靶机
1
23
燃气蒸汽锅炉
2
8
X光机
6
24
2000KVA干式变压器
2
9
脑电
1
25
1250KVA干式变压器
2
10
心电
1
26
200t供水电动机高层建筑给水泵
6
11
彩超
8
27
300t供水电动机高层建筑给水泵
12
12
黑白超
1
28
80t供水电机高层建筑给水泵
8
13
腹腔镜
4
29
中央空调机组
6
14
阴道镜
2
30
冷却塔
10
15
关节镜
2
31
风冷热泵机组
2
16
内窥镜
8
32
污水处理站
1
2.3现有污染分析
杭州市中医院现有主要污染因素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和辐射污染。
(1)废水:主要包括医院职工、病人生活污水和门诊、病房等产生的医疗废水等;
(2)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食堂油烟废气、燃气锅炉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臭气。
(3)噪声:医院内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变配电、水泵、锅炉、风机、空调机组、冷却塔、污水处理站等设备运行噪声。
(4)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医疗固废(HW01)、污水处理站污泥(HW49)以及医院医护人员、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5)辐射:主要来自于X光机等装置。
2.4现有医院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