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PAGE
PAGE6
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平安性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1.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说明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方面应用的实例,认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转基因微生物
(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缘由: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洁、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简洁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2)转基因酵母菌削减了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
(3)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药物等。
2.转基因动物
(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快速、养分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反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
(1)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贮存等新性状的作物。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培育成了转基因耐贮存番茄。
(2)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平安证书。
(3)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问题。
二、对转基因产品平安性的争辩
1.争辩的缘由
(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出现了全新特征。
(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2.争辩的方面
在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辩。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探讨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平安;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平安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平安评价管理方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方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平安性。
推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
提示: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均可用来生产药物。
2.转基因抗虫植物也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农药。 (×)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反抗害虫,但不肯定能反抗其他病原体。
3.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
4.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转基因成果。 (×)
提示: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诱变育种的成果。
对转基因生物平安性的争辩
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缺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削减农药运用,削减环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养分,提高附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①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
②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
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基因污染
(1)概念: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
(2)途径
①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旁边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
②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
③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汲取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1.假如外源基因是转移到农作物的叶绿体DNA上的,能通过花粉传播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质中,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不含有叶绿体DNA。
2.科学家将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能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这是为什么?
提示:由于α-淀粉酶基因限制合成的淀粉酶能分解淀粉,阻挡花粉中淀粉的贮存,使花粉失去活性。
1.对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发生争辩,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亲密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学问中,不行能是争辩缘由的是()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D.DNA重组技术须要有细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D[公众对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发生争辩有多种缘由:生物科学的发展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家对基因的探讨并未究其根本,转基因技术也只是在逐步完善和成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