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4.doc
PAGE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主要革命活动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艰辛过程,相识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教学过程
一、青年时代
1、少年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国人。马克思的家乡是莱茵省南部的一个小城——特里尔,恩格斯的家乡是莱茵省北部的小城——巴门。马克思生于1818年,恩格斯生于1820年。他们在各自的家乡度过了童年。马克思的父亲是当地知名的律师,恩格斯的父亲是当地出名的资本家。他们的父亲都希望他们子承父业。
马克思在父亲的指导下,在家中读完小学的课程。12岁那年,他起先在特里尔中学读书,17岁时以优异的成果获得特里尔中学的中学毕业证书。
恩格斯中学没毕业就参与了工作。就在中学毕业的前一年,在父亲的强迫下,恩格斯不得不中断学习而到父亲开办的工厂当了办事员。但是,恩格斯不喜爱经商,他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读书和学习方面。他特别喜爱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各种书籍,喜爱写作、社交、运动等。
2、高校生活
1835年秋,马克思听从父亲的支配,进入波恩高校学习法律。一年后,父亲又支配他转入另一所高校——柏林高校法律系。然而,马克思却对哲学、历史、文学有着极大的爱好。21岁时,马克思高校毕业。马克思高校毕业后,以一篇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3、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
(1)马克思高校毕业后,以一篇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哲学和角度批判了宗教神学,事实上也挑战了建立在宗教神学基础上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他在文章中号召人们“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灵”。
(2)1842年春,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要撰稿人,进而担当主编。从今,他起先了革命家的生涯。马克思充分利用《莱茵报》这个阵地,发表了很多文章,干脆把矛头指向反对的政治制度。马克思还选择思想进步的其他文章刊登在《莱茵报》上,其中就有恩格斯的文章。
(3)在马克思主编《莱茵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莱茵报》的影响与日俱增,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恐慌。1843年1月,《莱茵报》即将被禁止出版时,报纸的股东试图用变更政治倾向的方式求得生存,马克思坚持抵制。之后,马克思毅然退出《莱茵报》。当年秋天,马克思与燕妮结婚。不久,他们同一同奔赴当时欧洲革命的中心——巴黎。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1)当马克思来到巴黎的时候,巴黎正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马克思常常参与工人集会,与工人、工人组织,尤其是与“正义者同盟”有着亲密交往和联系。马克思渐渐相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宏大力气。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也起先了对革命理论的深化思索。
(2)与此同时,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恩格斯白天在公司里经商,晚上访问工人住宅区,调查工人的生活劳动状况,参与英国工人的集会和斗争。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也和“正义者同盟”建立了联系。他走遍了曼彻斯特的每个角落,渐渐相识到无主阶级作为推翻旧制度的力气,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2、宏大的合作
(1)起先: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探望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从今起先了他们之间的宏大合作。
(2)理论合作:①为了相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找寻无产阶级解放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关注和投身工人运动的同时,进行了惊慌的理论探讨工作,他们先后埋头探讨了德国古典哲学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②1845——1846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性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需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白唯物主义历史观。③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经过深化探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必定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必定被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同时,马克思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冲突,提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隐私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定灭亡、社会主义必定成功的规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置于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记,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记。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明白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和策略。它科学地论证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