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有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体系构建-经济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发布:2020-12-27约6.7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有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体系构建-经济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如何认识企业法律风险及成因   (一)什么是企业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发生差异,而产生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当企业违反了法律,或者行为不符合法律规范,或者缺乏防范意识,就会产生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产生的不利后果是一种不确定状态,或者说具有某种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法律风险产生不利后果存在着可能,并没有真正实现,正是由于法律风险的这种属性,才决定了法律风险可以通过其他法律活动进行修正、弥补、化解,法律风险才具有评估和认知价值.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   一个企业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和扩张,与该企业长期所采取的经营方略或经营方式分不开的,而其经营方略或经营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是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的,其导致的后果是企业需承担法律责任.企业法律风险就其来源分为外部法律风险和内部法律风险.外部法律风险是由于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由于引发因素不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内部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管理、经验、决策等因素引起的法律风险,由于引发因素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握的,所以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防范重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企业自身的原因.法律风险成因复杂,但企业自身原因引起的风险占较大比例,主要有:   (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一些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包括客观上不知道有哪些风险、主观上不重视风险.风险管理意识不足,造成在风险评估阶段不了解有哪些风险,不知道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在风险监控阶段,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良好的判断和感知,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风险发生时,没有风险处置预案,不知道如何积极应对风险,只是被动接受风险.   (2)企业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发展,不能光靠领导个人的权威和能力,科学的管理其实最主要是指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然而面对不断壮大且变化的公司经营业务来说,制度建设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运营的效率与风险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这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如为偏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其中也必然暗含着企业运营法律风险的增加.   (3)风险识别和评估手段落后.全面风险管理在国有企业才刚刚起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风险识别和评估手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的方法和工具缺失、不规范,造成风险判断不准、风险估计不够和风险报告不及时.保证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可靠性、实用性,是提高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关键.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规范工作、总结经验,同时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知识.   (4)企业自身规模超大、机构庞杂也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经营商品或提供服务越发多样化.为了更有效地组织生产要素,企业自身的组织机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自身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信息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也就意味着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难度加大了.   (5)法律风险防范投入少.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必要的经费没保障、办公现代化设备落后、从事法律风险防范人员待遇偏低;企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资金投入少,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一般占其销售收入的 1%,目前我国企业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开支甚至连销售收入的千分之一都不到.③由于投入不足,最直接表现就是法律纠纷的大量发生,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的法律风险防御能力很弱,因法律风险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更高.   2.法律环境因素.法律环境的变化将影响企业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使企业法律风险的原有状态发生变化.   (1)政策及法律法规自身变化的原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更新使每个企业都会遇到昔日合法或不违法的事情,今日或明日可能就变成非法的.企业一旦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了解不到或了解不全面,就可能导致被置于法律关系的不利面,甚至导致违法行为的出现.   (2)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非企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意外 、不可抗力、外部侵权等.   二、当前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法律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