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案.docx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会分类讨论、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中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况。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法则推导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3米。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东走5米就可以表示为+5米,向西走3米就表示为3米。
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从原点出发,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那么他现在的位置在哪里?如何用算式表示?
生:他现在在原点东边8米处,算式是(+5)+(+3)=+8米。
师:非常好!那如果这个人从原点出发,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现在他的位置又在哪里?算式怎么列?
生:他在原点西边8米处,算式是(5)+(3)=8米。
师:很好!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知道了同号两数相加的情况。那如果一个人从原点出发,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他现在的位置怎么表示?算式是什么?
生:他在原点东边2米处,算式是(+5)+(3)=+2米。
师:如果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呢?
生:在原点西边2米处,算式是(5)+(+3)=2米。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大家想一想,有理数的加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数加法有什么不同呢?
(二)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20分钟)
1.同号两数相加
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同号两数相加的例子:
(+5)+(+3)=+8,(5)+(3)=8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你能发现同号两数相加的规律吗?
生: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师:非常棒!为了验证这个规律,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比如:
(+2)+(+3)=?(4)+(5)=?
生:(+2)+(+3)=+5,(4)+(5)=9
师:通过这些例子,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发现的规律。那现在大家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吗?
生:两个正数相加,结果是正数,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两个负数相加,结果是负数,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对于刚才得到的异号两数相加的例子:
(+5)+(3)=+2,(5)+(+3)=2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异号两数相加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师:很好!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这个规律。比如:
(+3)+(5)=?(3)+(+5)=?
生:(+3)+(5)=2,(3)+(+5)=+2
师:通过这些例子,再次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性。那谁能详细地说一说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呢?
生:当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时,结果为正数,用正数的绝对值减去负数的绝对值;当负数的绝对值较大时,结果为负数,用负数的绝对值减去正数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3)+(3)=?
生:等于0
师:非常好!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那现在大家能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了吗?
(三)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总结(5分钟)
1.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师:大家一定要理解并记住这个法则哦,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四)例题讲解(15分钟)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3)+(9)
(2)(4.7)+3.9
(3)0+(7)
(4)(+4)+(4)
解:
(1)(3)+(9)=(3+9)=12(同号两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