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1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2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3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4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5读点鲁迅——借作者代著作。6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7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01简洁、精炼,给人以幽默感。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02灵活,含蓄,给人联想与思考。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03借代的作用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1、相同点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例: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而借代的两个事物之间具有的是相关性。2、不同点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借代和借喻的区别: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帐。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帐。“歪嘴巴”是那个人的特征,与所代的人有关联,是借代;而“寄生虫”与本体之间并无关联,只是某人不劳而食,和寄生虫有相似之处,是借喻。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肆“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叁“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鞍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贰“终岁不闻丝竹声”中以“丝竹”代“音乐”。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四、夸张缩小的夸张:超前的夸张: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夸张的类型: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扩大的夸张: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烘托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的效果夸张的作用:2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脚下的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就不合理。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的特征。在文学体裁中运用夸张会取得很大的艺术效果;而在科技说明文、说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夸张要明确、显露,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事实还是夸张。如“劳动三十天,胜过六十天”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了。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试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析: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运用夸张,可见愁思的深重。!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你带着这么沉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2)这种想法太机械了。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注释关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你的眼睛象一泓秋水。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你高耸入云,全心向上,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你秀峰挺拔,正直无私,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你灵秀奇美,端庄典雅,是值得我赞颂的导师。你高大挺拔,沉着冷静,是值得我学习的朋友。你高大威武,坚硬强壮,是值得我学习的对象。你巍峨高大,清秀迷人,是值得我崇拜的偶像。他竖起耳朵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黄河之水天上来荷塘区小学语文教师“入格”培训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讲:袁灿英资料整理:余艺0102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2、结构: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1、概念:一、比喻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本质不同,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喻词,下列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比较。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猜度。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