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5篇).docx

发布:2025-03-17约1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5篇)

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精选5篇)。

想知道“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请继续阅读。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案是教师教学评估的依据。请将本网页加入收藏夹以便后续查看!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例3、例4,练习十六9---14题。教学目标:1、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3、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和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1、什么叫做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2、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加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的大小不变。4、出示例3学生交流。5、出示例4学生交流。二、创设情境,引出知识1、出示: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过程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_千米。2.5_=3.832.5_2.5=11.42.5_=4.56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2、提出问题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1、具体知识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篇2】第七单元统计教学内容:教材108页---111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和学习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重要作用,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提高。3、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调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整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察主题图: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课外活动,今天教师带你们去科学宫参观科技展,去的同学很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参观人数情况,我们根据收信到的人数制作一个统计图。二、合作学习1、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2、根据这个(教材108页图)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提出问题:①哪两年参观人数相同?(答:__年相同)②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多?(答:__年)③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少?(答:1998年)3、引导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注意事项,老师再补充:①必须有标题名称,名称中要简要明了地说出内容和地点,标题下要注明统计内容的时间。②横轴、纵轴表示什么要标清楚。4、除了会完成条形统计图,还有其它画统计图的方法。三、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1、观察109页折线统计图2、启以引导:看看这幅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学生说:折线统计图有格子;有点,还有一段一段的线。3、边讲解折线统计图画法。①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画②相同点:都能看出数据多少不同点:表示数据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部分变化趋势,能看到整体变化趋势。③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哪种统计图更好。强调告诉学生: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