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D、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周期是24小时
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
D、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
3、题干: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恒定的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D.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五带划分
4、题干: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岩石圈由多个板块组成
B.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板块的移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流引起的
D.地震和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5、题干:下列关于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多个大小不同的板块拼合而成的
C.褶皱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内部岩浆活动引起的
D.地震是由地球表面温度变化引起的
6、题干:关于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B.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全年气温较低
7、我国下列哪个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区?
A.青藏高原
B.黄淮海平原
C.喜马拉雅山脉
D.云贵高原
8、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异明显
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温差小,东西降水差异明显
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温差小,东西降水差异不明显
D.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异不明显
9、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而公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B.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C.地球公转周期大约为一年。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
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
11、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完美的正球体
B.地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位于北极圈上
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1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B.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完成一次自转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在两极最快
13、【题目】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
D.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相同
14、【题目】关于我国地形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我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C.我国地形以高原、平原和丘陵为主
D.我国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15、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厚度均匀分布
B.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处于固态
C.外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D.内核温度低于外核,呈液态
16、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A.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
B.森林砍伐减少碳汇
C.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增强
D.城市化导致热岛效应加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地理概况: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主要河流:XX河;
主要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等。
【材料二】
我国某地区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生态环境:由于工业发展迅速,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问题:分析该地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二题
【解答】
【材料】
我国某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以水稻种植为主,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发展了蔬菜、水果、水产等特色农业。
问题:
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阐述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提出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三题
题目背景资料: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