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案部编版必修4.docx

发布:2025-03-20约1.04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4

课时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支配工作。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科学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内容;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系统优化方法的学问相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2.公共参加:把握各种条件,主动建立各种有利的联系;整体规划人生发展,明确参加社会生活的详细要求。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________、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________。

2.联系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________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________,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________的,不以________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________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

4.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________的。

(2)表现:联系可分为干脆联系和________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________联系、必定联系和________联系等。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我们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擅长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________。要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转移。

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详细的、有条件的。

联系是客观的,不能变更或创建。但不是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详细的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各有侧重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正确相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区分: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________或发展的________;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________地位,整体________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的地位,部分________________整体。

(2)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行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________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更也会影响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会________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3)方法论意义

①应当树立________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________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志向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________的发展。

2.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________、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________。

(3)方法论意义: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用________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________;要留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________;要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________。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肯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系统更强调层次性、有序性。系统和要素中讲的层次性原则,整体和部分是不具备的。

【推断正误】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此具有不变性。()

3.整体大于部分。()

4.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6.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变更事物之间的联系。()

7.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8.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主观联系。()

【体系建构】

议题探究

议题一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今日之中国,“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交相辉映,各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