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实务考试前辅导练习题劳动力市场.doc
第十二章劳动力市场
【重要知识点】
1.劳动力供应理论
2.家庭生产理论和劳动力供应周期
3.劳动力需求理论
4.劳动力需求弹性与派生需求定理
5.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知识点一、劳动力供应理论
(一)经济中的劳动力供应总量
1.劳动力供应:劳动力供应总量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劳动力质量:指劳动力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体现为知识、技能、经验等。
劳动力数量:取决于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劳动者的平均周工作时间。2.人口总量:取决于一国或一种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净流入率三个原因。
3.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16岁以上人口中所占比例;或者实际劳动力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4.平均周工作时间:指劳动者平均每周在劳动力市场上供应的工作小时总量。
(二)个人劳动力供应曲线
1.个人劳动力供应曲线揭示了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应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2.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相称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非劳动收入的增长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应时间的减少。收入效应意味着工资率变动与劳动力供应成反比。
3.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指工资率的提高,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长市场劳动力供应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替代效应意味着工资率变动和劳动力供应成正比。
4.个人劳动力供应的最终决定
替代效应不小于收入效应,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应与工资率变动成正比。供应曲线向右上方上升。收入效应不小于替代效应,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应与工资率变动成反比。供应曲线后折。
(三)市场(或企业)面临的劳动力供应曲线
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应曲线
2.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应曲线
市场工资率的变动对于市场上的劳动力供应数量完全没有影响的状况。
两种也许状况:①与某些短期状况有关。②其描述的也许是一种已充足运用了它的劳动力市场供应状况。
3.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应曲线
工资率为固定数值W0时,劳动力需求者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供应。
两种也许状况:①欠发达国家俱有无限劳动力供应的情形;②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单个劳动力需求者即单个企业所面对的劳动力供应状况。
(四)劳动力供应弹性
是指劳动力供应的数量伴随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敏捷程度。
供应弹性=劳动工时变动比例÷工资率变动比例
=(工时增长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
【练习题】
1.劳动力供应数量的体现原因不包括()。
A.劳动力参与率
B.人口总量
C.劳动者平均周工作时间
D.劳动者的身体状况
[答疑编号588511]
?
『对的答案』D
『答案解析』劳动者的身体状况不属于劳动力供应数量的影响原因。
2.大部分国家都规定,()岁是法定最低可工作年龄。
A.12
B.14
C.16
D.18
[答疑编号588512]
?
『对的答案』C
『答案解析』大部分国家把16周岁作为法定最低工作年龄。
3.假如某地区制造工人的市场工资率从元/月上升到2500元/月,其劳动力供应总时间上升5%,则此类劳动力的劳动力供应弹性为()。
[答疑编号588513]
?
『对的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弹性公式计算可得。
知识点二、家庭生产理论和劳动力供应周期
(一)家庭生产理论
家庭生产理论把家庭的也许时间分派重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工作时间,此外一类是家庭生产时间。1.家庭需要消费什么样的家庭物品?2.家庭但愿怎样来生产这些家庭物品?家庭物品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即时间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和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3.家庭组员之间怎样分派各自在劳动力市场工作、家庭生产方面的时间?
(二)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应(经济衰退中的家庭劳动力决策)
1.附加的劳动者效应
经济衰退时期家庭重要劳动力失业,其他家庭组员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其产生的收入效应就是导致其他家庭组员的劳动力供应增长。
2.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即在衰退中出现的,某些劳动者由于工资率较低寻找工作比较消极,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的状况。其产生的替代效应就是导致其他家庭组员的劳动力供应减少。
3.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
两种效应在作用方向上是相反的。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比较强,并且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换言之,劳动力队伍在经济衰退时萎缩,在经济复苏时则倾向于扩张。
(三)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应
1.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与工时
(1)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