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33-2017 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育技术.docx
ICS65.150
B5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233—2017
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育技术
Largescalesemi-artificialbreedingtechniqueforallogyogeneticssilver
cruciancarp“ZhongKeNO3”
2017-05-05发布2017-06-0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233—2017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文岭、叶金明、高红芽、冯桃健、陈庆、张德顺、陈俊豪、孙青、王德荣、张蜀、于文斌。
DB32/T3233—2017
1
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繁殖、孵化、乌仔培育。本标准适用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6875兴国红鲤
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GS01-002-2007异育银鲫“中科3号”
3术语和定义
3.1
半人工繁育semi-artificialbreedingtechnique
指雌雄亲本注射催产激素后,让其自然产卵、孵化、培育鱼苗的方式。
4亲本培育
4.1亲本培育池准备
4.1.1条件
鱼池面积3亩~5亩,池深2m~2.5m。池底平坦,不渗漏,无石砾、杂草,淤泥厚度小于0.2m。进排水系配套、排灌方便,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线路通到塘口,每口池塘配备1.5kw~3kw增氧机一台。
4.1.2修整
放入亲本前,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过多淤泥和杂草,保留淤泥厚度20cm。平整池底,修补池堤,加固池埂,疏通进、排水渠道。
4.1.3消毒
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
水深1m,生石灰125kg~150kg,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7d~8d毒性消失;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30%)13kg~15kg,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5d~8d毒性消失。
DB32/T3233—2017
2
4.1.4进水
4.1.4.1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NY5361的规定。4.1.4.2进水口拦网
进水口用双层网过滤,里口用孔径0.28mm筛绢网,外口用网目单脚长20mm~30mm的聚乙烯网。4.1.4.3水深
水深1.5m~2m。4.1.4.4施肥
每亩施经无害化处理并已发酵的有机肥300kg~500kg,新开池可增加至500kg~800kg。
4.2亲本选择
4.2.1亲本来源
母本应从省级以上良种场选择品系纯正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品种符合GS01-002-2007异育银鲫“中科3号”特征;父本应为从原种场引进的兴国红鲤后代,符合GB/T16875标准规定。
4.2.2亲本要求
体格健壮、体型优良、无疾病、无畸形、鳞片完整、体色鲜亮。母本规格每尾0.4kg以上,父本规格每尾0.6kg~1kg。
4.3亲本放养
4.3.1放养时间
鱼池消毒后15d~20d。
4.3.2放养密度
雌雄分别专池培育,母本每亩放养150kg~200kg,父本每亩放养300kg,另每亩搭配规格500g~1000g鲢、鳙鱼30尾~50尾。
4.4亲本培育管理
4.4.1秋冬季培育(10月—翌年2月中旬)4.4.1.1饲料品种
以颗粒饲料为主,菜饼、小麦为补充,颗粒饲料粒径大小以适口为度,菜饼、小麦浸泡后投喂。4.4.1.2投喂数量
秋季开始,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的3%~5%;入冬后,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的1%~2%,每周投喂2~3次,天气晴朗时适当增加投饲量和投喂次数。
4.4.1.3水质调控
DB32/T3233—2017
3
水体透明度保持0.3m~0.35m,肥度适中,水位保持1.5m以上,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
4.4.2春季培育(2月中旬—4月上旬)
开春后,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日投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