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测试教案学案课件扬州市年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号 分值 出 处 考试说明分布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1 3 改编 绝对值 A 2 3 改编 合并同类项 A 3 3 改编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A 4 3 改编 图形的变化 A 5 3 改编 数轴、绝对值、相反数 A 6 3 原创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A 7 3 改编 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A 8 3 改编 代数式 B 9 3 原创 字母表示数、代数式 B 10 3 原创 垂直 C 11 3 课本 有理数的大小 A 12 3 课本 正负数的意义 A 13 3 改编 余角、 A 14 3 课本 科学记数法 A 15 3 改编 相反数与乘方 A 16 3 改编 同类项与方程 B 17 3 改编 图形的变化 B 18 3 改编 元一次方程应用 B 19 3 原创 数学活动与思考 C 20 3 原创 线段、射线、直线 C 21 10 改编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A 22 10 改编 解一元一次方程 A 23 10 原创 平行、垂直、平移、旋转 B 24 12 改编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 B 25 12 改编 余角、补角、对顶角、垂直 B 26 12 原创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方程应用 C 27 12 原创 从三个方向看、空间观念、实践探索 C 28 12 原创 用方程解决问题、数学活动与思考 D 七上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说明:
试卷的整体难度预测
试卷的整体均分预测
原创题罗列、比例
改编题罗列、比例
扬州市2007年
今年,七年级数学使用的是苏科版教材,评价试卷采用用满分150分的成绩作为学生的依据.今年的数学命题,在保持去年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客观评价教学的实际状况,正确引导数学的教与学.
1、命题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2、命题工作.
本次命题组成员共由三人组成,其中教研员一名、初中骨干教师两名,对新课改精神有较深的体会,命题小组成员均有全市、县初中联考命题的经验,长期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对初中数学命题有较深刻的思考.命题组人员结构合理,具有互补性,能保证命题的质量.
命题实施前,命题组的三位成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学习领会命题的总体要求,初定出了命题的方案及试卷框架:
保持稳定、适当创新、检测学习基础与潜能.
数学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及领悟的程度;考查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加大对数学思维的考查力度和深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杜绝出现“繁、偏、旧”试题,试题力求规范,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6、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注重探究,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命题原则
考查内容依据《标准》,体现基础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素材,求解方式体现公平性,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关注对学生数学学习各方面的考查.(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三、内容分析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8页.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共28道题.各部分的题量及分值如下:
:各种题型
题型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合计 题量 10 10 8 28 分值 30 30 90 150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共60分,占总分的40%;解答题共90分,占总分的60%.
90分,中档题约45分,较难题约15分,分别占总分的60%、30%、10%.其比约为6:3:1.全卷均分约为103分左右.
100%.各部分的占分如下: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数学活动与思考 教材中课时所占百分比 63% 30% 7% 试卷中占分所占分值 91 47 12 试卷中占分所占百分比 60% 32% 8% 原创题罗列、比例
6、9、10、23、26、27、28
4、改编题罗列、比例
1、2、3、4、5、7、8、13、15、16、17、18、21、22、24、25
2007年七上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数
与
代
数 1.正负数的意义 3A 3A 2.数轴 3.绝对值与相反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5.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6.有理数的乘方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8.字母表示数 9.代数式 10.代数式的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