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课时素养评价七第一次工业革命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缘由是 ()
A.资本原始积存 B.技术革新
C.市场需求 D.自然资源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缘由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故选C。
2.(2024·浙江学业考)曾有评论称:“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奇中吃光全部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进展
B.珍妮纺纱机的消灭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C.飞梭的制造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头
D.水力纺纱机的制造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
【解析】选A。材料信息“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普遍的纺织原料,这和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有关,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又推动了工业的进展,故选A。阿克莱特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B错误;珍妮机的制造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头,C错误;骡机的制造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D错误。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制造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制造者克隆普顿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制造的。这表明当时 ()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B.技术制造的水平相当低下
C.国家不重视技术改良与制造
D.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造是工匠的阅历总结,而不是科学理论的产物,说明科学与技术没有真正结合,故D正确。
【补偿训练】
创办于1802年的著名杂志《爱丁堡评论》曾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
A.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B.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解析】选B。材料中“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穿梭更快的铁指”表明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纺织,故B正确。
4.下图是英国部分年月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击败了“无敌舰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厂”取代“工场”
【解析】选D。工业革命使“工厂”日益取代“工场”,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进展,故选D。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错误;击败“无敌舰队”是1588年,不符合题意,B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题目时间不符,C错误。
【拓展延长】正确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因素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于18世纪中期把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宽敞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月领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进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根本缘由)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进展。
5.(2024·四川学业考)19世纪中期,英国间续颁布《河道法令》《消退污害法案》等法律,以缓解当时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这一时期环境污染的主要缘由是 ()
A.新航路的开拓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自然灾难频发 D.殖民霸权的角逐
【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时间“19世纪中期”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缘由是工业革命的进行,故选B。A、C、D与环境污染关系不大。
【补偿训练】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头建筑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消灭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B.生产技术的革命
C.生产方式的革命
D.社会关系的革命
【解析】选C。抓住题干信息“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这表明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即生产方式的革命,故选C。
6.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由此可知英国 ()
A.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世界霸主地位确立
C.已领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D.已完成了工业化
【解析】选A。由材料数据可知,1770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