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近我们的老师》(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5《走近我们的老师》(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设计思路
本课《走近我们的老师》围绕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培养尊重老师的良好习惯。设计思路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从而培养感恩老师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增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情感态度;2.提升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3.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2.培养尊重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难点:1.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识较为片面,难以全面理解;2.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有限,难以形成深刻的情感共鸣。
解决办法:1.通过真实案例、图片展示等方式,丰富学生对老师工作的认识;2.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老师的辛劳,激发情感共鸣;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培养尊重老师的行为习惯,逐步深化情感体验。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老师工作图片、视频资料、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手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故事讲述。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如教师工作场景、教师与学生互动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人是谁吗?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老师”?
-引导学生分享对老师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述关于老师职业的故事,如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师节的由来等。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和感激之情。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老师和学生,体验师生互动,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
-案例分析:展示几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关爱老师。
3.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思考如何将尊重老师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收集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
(以下内容为示例,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图片:展示几位老师的日常工作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些图片中的老师在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忙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没错,这些图片中的老师正在为我们传授知识,他们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近我们的老师》,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讲述一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放弃休息时间,辅导学生学习的感人事迹。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我眼中的老师”、“老师的一天”等,进行讨论。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老师和学生,体验师生互动。
案例分析:展示几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关爱老师。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分发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走近我们的老师》,了解了老师的辛勤付出,我们要学会尊重和关爱老师。”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我通过这节课,更加明白了老师的辛苦,以后我会更加尊敬老师。”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题,并思考如何将尊重老师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家长参与:“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
收集感人故事:“请大家收集关于老师的感人故事,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
-学生掌握了尊重老师的基本礼仪,如主动问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等。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师生互动的案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老师产生敬意,愿意主动关心和帮助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