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 2.1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 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4-10-15约4.4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2.1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2.1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围绕网络信息的搜索与收集展开。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具体涵盖以下内容:

1.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3.搜索结果的筛选与评估;

4.网络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5.实践操作: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和收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网络信息的需求,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

2.信息获取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搜索策略和技巧,高效地从网络获取所需信息。

3.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筛选、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利用。

4.信息道德:教育学生在信息搜索与收集过程中,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

-如何使用关键词进行有效搜索:例如,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准确的关键词来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效率。

-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例如,使用引号来搜索精确短语,使用AND、OR等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关键词。

-信息筛选与评估:例如,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信息来源的权威性、时效性、相关性等因素来评估搜索结果。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以下内容:

-搜索策略的灵活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何时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搜索策略,例如,如何根据搜索目的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或搜索工具。

-难点举例:在搜索某一学术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Scholar,或者如何利用专业数据库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搜索结果的深度评估:学生可能缺乏对搜索结果进行深度评估的能力,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难点举例:当面对大量搜索结果时,学生可能无法有效识别哪些信息是权威的、哪些可能是不准确的或过时的。

-网络信息的有效整理: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分析。

-难点举例:在收集信息时,学生可能不会使用笔记工具或者数据库来存储和组织信息,导致信息杂乱无章,难以检索和使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相关的教学PPT、搜索引擎使用教学视频、搜索技巧示例文档。

3.实验器材:计算机(每人一台)、网络连接、搜索引擎账号(如有必要)。

4.教室布置:设置多功能教学区,便于学生分组进行搜索实践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信息查找的困难?你们通常如何解决?”

-展示一些使用搜索引擎的趣味性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网络信息搜索的便捷性。

-简短介绍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基本概念,说明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技巧。

过程:

-讲解网络信息搜索的定义,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关键词的选择、搜索结果的筛选等搜索技巧。

-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

3.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技巧和策略。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案例进行分析,如学术研究、新闻追踪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搜索策略、搜索过程和搜索结果评估。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如何提高搜索效率和质量。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搜索主题,如“如何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学术研究”。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搜索技巧、注意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网络信息搜索与收集的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分享搜索经验和心得。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