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工程教学课件作者易树平第七章秒表时间研究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2 用秒表时间研究方法制定标准时间 某项作业的名称为在铣床上铣通槽,要求用秒表时间研究方法,制定该作业的标准时间。 (1)划分操作单元 将整个作业分为7个单元,各个单元操作内容如下: 1)拿起零件放到夹具上; 2)夹紧零件; 3)开动机床,铣刀空进; 4)立铣通槽; 5)按停机床,床台退回; 6)松开夹具,取出零件; 7)刷出铁屑。 7.5.2 秒表测时法应用案例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2)运用连续测时法进行测时。连续观测10个周期,并将结果(R值)记录在时间研究表上,见表7-25(单位:DM)。 (3)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计算每个周期各单元的实际工作时间(T值),并将各单元10次观测结果的和记入统计栏,为了计算方便,采用DM单位。然后,求各单元平均工作时间(此处时间单位换算为min)。例如第一单元的平均时间为0.146min,第二单元的平均时间为0.158min,等。 (4)进行作业评定。用速度评定法对各单元作业进行评定,评定系数为:第一、二、五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20,第三、六、七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10,第4单元的评定系数为1.0。 7.5.2 秒表测时法应用案例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5)计算正常时间。以第1单元为例正常时间为: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平均值×评定系数 =0.146×1.2=0.175min (6)确定宽放比率,计算标准时间。 经过对作业及现场环境等的综合考虑,确定宽放率为15%,以1单元为例: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0.175(1+15%)=0.201min 依此类推,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之和,即为铣通槽作业的标准时间。 作业标准时间=0.201+0.218+0.063+0.705+0.911+0.25+0.034=2.382min 7.5.2 秒表测时法应用案例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 7.3.5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1.剔除异常值 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 假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次所得的时间为: 则平均值为 秒 表 时 间 研 究 步 骤 标准偏差为 正常值为 之内的数值,超过者即为异常值。 偏差上限为 ,偏差下限为 ,在上限与下限之间均视为正常值,凡不在这个区域内的数值即异常值,应予以剔除。 秒 表 时 间 研 究 步 骤 7.3.5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例7-4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19、21、20、28、21、20、20、22、20 ,试剔除异常值。 解 秒 表 时 间 研 究 步 骤 7.3.5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 2.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时间。 7.3.6 计算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是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以使实际操作时间调整至平均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基准上。 秒 表 时 间 研 究 步 骤 7.3.5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 迄今为止有以下几种正常速度为国际所公认: (1)行走。英、美两国普遍接受的标准速度是,一个平均体力(中等体格)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道路上以4.8km/h的速度步行时的速度。 (2)分发扑克牌。在30s时间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的速度。 (3)插销子。用0.41min将30只销子插在30个孔内的速度。 秒 表 时 间 研 究 步 骤 7.3.6 计算正常时间 7.3.7 确定宽放时间 1.为什么要考虑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并未考虑操作者个人需要和各种不可避免的延迟因素所耽误的时间。而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可能因下列原因停止工作: (1)操作者疲劳,需要休息; (2)个人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
显示全部